今天並沒安排外出的計畫,但是只要我回南部,家人總是很有默契的一定要出門。經過臨時動議,我們決定到萬巒吃豬腳,順便邀約了住在屏東的親戚。
圖:豬腳街,親戚們對萬巒很熟,在他們的帶路下,很順利的抵達萬巒市區,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豬腳街(民和路)。
圖:海鴻飯店,一個地方如果有名產,總有一堆店家自稱創始老店。在萬巒,沒什麼好爭議,大家都知道「海鴻飯店」是最正宗的原創始店。1945年林海鴻先生由賣擔仔麵改賣豬腳,大受歡迎,從此,台灣美食多了「萬巒豬腳」這一項。
圖:萬巒豬腳選用骨頭小、瘦肉多的豬前蹄,經過脫油再以小火慢滷,不油不膩,而且帶有獨特的香味。
圖:親戚們很熟練的點了豬尾,比起豬皮,豬尾帶有更多QQ的口感。
圖:韌而不柴是製作萬巒豬腳的最高境界,沾上蒜蓉醬油,越吃越開胃。中、北部有很多小吃店賣的萬巒豬腳,根本差了十萬八千里,山寨到相似度連百分之二十都不到,要吃最正統的萬巒豬腳,非萬巒這一帶不可。
圖:一隻豬腳已經夠大家吃,所以其他點的料理都是蔬菜類,先來一盤炒地瓜葉。
圖:來客家地區,總不忘點一份鹹蛋苦瓜。
圖:醬爆筊白筍爆炒的很香。
圖:這一餐由親戚招待,本來沒點湯,他們硬是加點了蚵仔湯。嗯!好久沒體會到台灣人溫暖的人情味。
圖:豬腳街,這一帶正好是萬巒鄉的主要市集,吃的大飽特飽後,大家在附近逛一逛。
圖:這種小芋頭超讚。
圖:在各個地方,只要是奇形怪狀的香蕉,通常賣的很貴,但是這裡賣的比一般香蕉還便宜。
圖:和手指差不多大的手指蕉,平均一根不到2元。
圖:芒果是南部特產,芒果青也是。一罐100元。
圖:現在正好是紅豆產季,屏東的紅豆又大又飽滿,堪稱紅豆中的精品。
圖:還有椰子,誰說喝飲料只能喝奶茶?
圖:椰子汁一瓶才10元,比礦泉水還便宜。
圖:在水果中,蓮霧的單價較高,在這裡都只算普通的水果。
圖:萬金村,下一站是萬金聖母聖殿。我一直以為教堂離市區不遠,原來在另一個平埔村莊,一間教堂能變成一個熱門觀光景點,進而帶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這應該是全台僅有。
圖:萬興路無店名包子攤,親戚們很熟練的到萬興路這攤無店名包子店買包子,不管口味,1個才10元,現在還有誰賣這種價格?
圖:很久以前,總有一些老外省人騎著攤車在街上叫賣山車饅頭,那種饅頭獨特的口感和甜味,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沒想到,這攤包子的口感很相似,不只價格取勝,連口感都勝過一般市售20元、25元的包子。推!
圖:芝麻包的內饀很充足,毫不含糊。
圖:萬金村,天主教在萬金村傳教逾150年,居民多半信奉聖母,很多住家門前擺放與天主教有關的裝飾,就連門聯上的字句,也彰顯出居民對天主教的謙誠。
圖:或許在馬路邊,在樹下,也能看到有趣的擺飾。
圖:主題為耶穌誕生。
圖:另一個擺設。
圖:那群黃色小鴨是做什麼的?
圖:混在裡面的那隻貓是做什麼的?
圖:木刻的作品。
圖:各式各樣的耶穌誕生。
圖:少數非以耶穌誕生為主題的作品。
圖:萬金聖母聖殿,最後,大家進入萬金聖母聖殿參觀,一進大門,就看到街頭藝人精彩的表演。
圖:自1861西班牙郭德剛神父成立堂區,1870年仿西班牙城堡建築完成新堂,目前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圖:萬金聖母聖殿的側邊。
圖:看起來很可口的仿薑餅屋。
圖:小孩子硬說那是真的麵粉。
圖:文物展裡的木雕作品。
圖:從作品中,看的出信徒的堅定信仰。
圖:各式各樣的文物作品。
圖:一旁的聖母公園。
圖:修剪整齊的樹木,讓園區看起來有種莊嚴的氣氛。
圖:和基督教的不同,天主教恭敬聖母瑪利亞,教徒向她祈禱,求她代為轉求救主基督多賜恩寵。
圖:掛在樹上的燈飾。
圖:聖誕節剛過,想必前幾天這裡一定熱鬧歡樂無比。
圖:宗教的信仰不份各色人種。
圖:進入聖殿內參觀。
圖:隱約放射出一種神聖的光輝。
圖:二樓樓梯間一隅。
圖:不管信不信教,只要大家都平安。
圖:天主教的服飾。
圖:珍貴的文物。
圖:牆上的布旗。
圖:教堂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