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旅遊指南裡,新莊市是個旅遊景點掛零的都市,今天特別去了樂生療養院一趟,意外發現這裡竟然是新莊市的第一美景。

走在院區裡,彷彿走進電影裡,有人形樂生療養院就是早期台灣村莊的縮影,沒錯,走在院區裡,就像是走進以早期台灣為背景的電影裡。

 

左圖:樂生療養院的地址是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794號,但是整個園區橫跨了新莊與桃園龜山。  右圖:大門在馬路邊,但前往院區,必須先走過這條林蔭大道。

 

 

 

圖:1993年台北捷運局完成捷運新莊線規劃,樂生療養院正在新莊捷運線的機場用地上,1994年台灣省政府將樂生賣給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樂生療養院從此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右手邊興建的捷運新莊機廠,與殘存的療養院只隔了這幾棵大樹。

 

 

圖:樂生療養院興建於1930年,由於早期醫學的不進步與對痲瘋病的錯誤認知,療養院用於隔離痲瘋病患,電動車是四肢傷殘的病患們主要的代步工具。

 

 

圖:1979年日本船業鉅子竾川良一捐贈了竾川紀念館,明顯的可以看到長長的裂痕。

 

 

圖:樂生療養院的精神堡壘,鋼彈超人。

 

 

圖:1951年興建的中山樓,一度年久失修,於1970年重建。

 

 

圖:今日的中山樓依舊傷痕累累,像是被遺棄的舊樓。

 

 

 

圖:四面都寫一些屁話的聖德碑,以前的幾位政府官員隨便掰幾個字,就表示對病患一輩子的關心?

 

 

左圖:神愛世人,請問人愛不愛人?破洞裡的兩根木頭是否擺出了答案?  右圖:不能探頭的老窗戶,好像是說痲瘋病患的後半生,就是與世隔離。

 

 

 

左圖:大樹直接從樓房的一角長出來,因為與世隔離,這裡反而保留一切的原始風貌。  右圖:彎彎曲曲的小水溝,有著純樸的感覺。

 

 

 

圖: 1969年落成的紀念館,2樓處題的是孫雅各紀念館,1樓門口則寫著戴仁壽紀念館。

 

 

圖:紅磗砌成的休閒室,除了一般休閒娛樂,也可以在裡面來一場方城之戰。

 

 

左圖:休閒室的一頭,有著超完美的紅磗建築藝術之美。  右圖:有些縣市政府或民間業者花大錢蓋復古餐廳或民俗公園,這裡不用再花錢,已經有現成的。

 

 

 

圖:中式屋頂建築的教堂,不知道這棟是不是1965年落成的威廉教堂?

 

 

左圖:前往教堂側門的階梯,有填補破損的機會嗎?  右圖:集合式住處,有著日式風格的屋頂。

 

 

 

圖:可能是放置工具的地方,門上留著很模糊的「外來?用」的字樣。

 

 

圖:樂生療養院院區一景,像是老式村落的街、屋。

 

 

圖:一群日本人,不知是來觀光,還是來聲援?

 

 

圖:1958年因病患人數逾千卻遊息無所,於是將該窪地濬闢為池,並於池後建一涼亭。

 

 

 

圖:老樹的根緊緊的抓住樂生的土地,但抵擋的住捷運局的怪手嗎?

 

 

圖:人去樓空的院長室,如今的樂生療養院由誰負責管理?

 

 

左圖:親愛園康復之家,丁掛磗的外牆顯示是比較新的建築。  右圖:1947年立的「以院作家,大德日生」石碑,對照現今即將拆除的命運,格外諷刺。

 

 

 

圖:懷舊的圓凳、木椅及釘釘補補的舊門,統統被遺棄了。

 

 

圖:被關在黑暗之中的病患,你希望看到的是什麼?

 

 

圖: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命運。

 

 

圖:這裡不僅是個家,更是個終生的家園。

 

 

左圖:掉損的門把被擱置在木架上,反正沒人會再開門。  右圖:古早的舊窗前掛著簡陋的曬衣竿。

 

 

 

圖:一片片落葉歷經多少次的日曬雨淋,變成了透明的葉籤。

 

 

圖:日式房屋的宿舍,早期許多縣市的公務員宿舍也是這種模樣。

 

 

圖:屋頂是日式的,格局是台式三合院的,樂生療養院院區的建築現今看來,極具歷史與文化的價值。

 

 

圖:看看餐廳的模樣,真實的呈現早期台灣人的生活。

 

 

左圖:廁所舊式的門、地板、洗手台,在現在部份老學校還看的到。  右圖:簷下木柱和部份老車站的很相似,不過老車站被定為古蹟。

 

 

 

圖:病患自娛娛人的鞦韆,要增加生活情趣,一切只能靠自己。

 

 

圖:門前是洗手台,門是舊的,洗手台也是舊的。

 

 

圖:一生睡臥在這裡。

 

 

圖:一生只在這裡走動。

 

 

圖:院後的小丘陵長著兩棟大樹,居高守護著院區,希望全區保存樂生院。

 

 

圖:家門前的「滿」搖搖欲墜,會不會真的一切都要散去?

 

 

圖:紅磗建築的房舍,電表仍在,架著電視天線的竹竿仍在。

 

 

左圖:洗手台因自來水長久的沖打,已凹了一個洞。  右圖:有些人在此結束一生,就安息在後方的塔。

 

 

 

左圖:門前停放電動車,代表病患在家。  右圖:獨立的廁所,是許多老公園才有的。

 

 

 

圖:喜一舍上的石牌,寫著昭和十二年一月。

 

 

圖:洗石子外牆的房舍,住著一位慈祥的病患,熱心的接待那群日本人。

 

 

左圖:沒人住的房舍,留下了拐杖和助走架。  右圖:固定在地板上的老垃圾筒。

 

 

 

圖:孤單一輩子。

 

 

圖:偶爾有其他病患串門子。

 

 

圖:會不會把我趕走?

 

 

延伸閱讀:2007.4.15台北新莊.參觀樂生療養院(2之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百 的頭像
    大新百

    大新百的無聊部落格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