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帕颱風來台灣一日遊,颱風一走,我馬上走出自己的家,走進老蔣生前的家「士林官邸」。
1908年設立的士林園藝試驗分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整建為士林官邸,蔣介石夫婦於1950年5月遷入後,這個地方披上神秘面紗長達46年,直至1996年8月,台北市政府收回產權,經過整理,並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左圖:颱風剛走,和我一樣閒不下來的人還真不少,士林官邸臨福林路的大門已經有很多遊客。
左圖:舊哨所失去威武後,貼上「本所備有嬰兒車」之類的告示。 右圖:宋美齡於1988至2004年間使用的七人座轎車,車號EG0123。
圖:昔日的營房改成庭園咖啡,夫人官邸早餐最便宜的C餐是130元,可以品嚐西洋芹沙拉、奶油土司及熱咖啡,B餐多一份蛋糕,180元,A餐則再多一份沙朗牛排,售價350元,這些是以前蔣夫人喜歡的早餐。
圖:六角亭販賣有肉粽、熱狗、爆米花及各式飲料。
左圖:蔣介石為了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於1963年興建慈雲亭,可惜今天此路不通。 右圖:這些老房舍也封閉整修中。
圖:露天音樂台於1998年興建的,成為舉辦藝文活動的重要地點。
圖:盆栽區前方的植栽造型,從特定角度看起來是一個愛心。
圖:有歐式風格的花架,最適合情侶相偎而行。
左圖:前方的植物展示室沒有開放,只好觀看草地上的蝸牛。 右圖:頗有歐式庭園之美,看的出宋美齡的品味偏好西方風格。
左圖:咖啡館旁有個消費合作社,賣些飲料、冰品及紀念品。 右圖:玫瑰園內除了玫瑰,亦廣植了梅樹,這是沿襲過去蔣介石的偏好,反映出過去男女主人品味的偏異。
圖:有兩千多株玫瑰的玫瑰園曾是蔣夫人最常流連駐足的地方,一度荒蕪,如今重新整理,目前不是玫瑰花期,所以玫瑰花寥寥可數。
圖:坐在玫瑰座椅上欣賞玫瑰花開,現在不是談國家大事的時候。
圖:粉紅色的花前是你儂我儂的小情侶。
圖:中山北路五段460巷的入口前,是狹長的椰林大道,清幽靜謐。
圖:遊客止步的房舍,彷彿時間凍結在1975年。
圖:重新走回官邸園區,1966年落成的中式庭園內有小橋、靜水、涼亭,別有意境。
圖:涼亭內的石桌是太極圖案,兩種顏色合而為圓卻無法融和。
圖:中式亭園外是傳統的中式外牆建築,共有2種窗型和1種貓。
左圖:目前整修中的凱歌堂建於1949年,是蔣家的私人禮拜堂,也是許多蔣家子孫舉行婚禮的場所。 右圖:園區內廣植白千層,許多樹上培植了亮麗的蘭花,要抬頭才會發現。
圖:大黃貓躲在角落偷看人來人往。
圖:這隻小小貓不知是住在這裡的貓家第幾代。
圖:這是未開放的園藝管理所辦公室,士林官邸的每個建築都有其特色。
圖:園藝展覽館常有特定的花展,建築是紅磚外牆,平頂屋頂。
圖:目前沒有特定展覽,園藝展覽館顯的有些冷清。
左圖:花仙子成了永遠的展示作品。 右圖:另外有各式各樣鳳梨盆栽,這個是黃擎天鳳梨。
圖:果樹標本園飄散著果香,這個時候看到最多就是第倫桃,別名榕樹芭樂。
圖:新蘭亭落成於1950年,看起來像一間廟,其實這是老蔣每年作壽設堂之所,所以又稱壽堂。
左圖:走進新蘭亭,全然的中式風格。 右圖:綠色的蘭花,特別獨特。
圖:蘭花的種類很多,顏色皆不相同,外型各有特色。
圖:小小蘭花,只有約10元硬幣大。
圖:如粉蝶飛舞的黃色蘭花。
圖:八角亭也是舉辦展覽的地方,沒有展覽時就大門深鎖。
圖:另一個入口的駐警室沒人看守,駐警室外的白千層則長滿了白花。
左圖:果樹區內的簡單環型木椅,可以玩大風吹和蘿蔔蹲。 右圖:目前是柚子盛產的季節。
圖:盛裝的老夫老妻在楓香表演台上拍寫真。
圖:西式庭園有濃濃的西方風,園邊的涼亭則混夾著東方味。
圖:想必結婚旺季時,這裡站滿或坐滿拍婚紗的新人。
圖:草地、綠樹、池塘,可說是貴族級的休閒享受。
圖:生態園區在角落一隅,小而美。
左圖:循著生態池邊的步道行走,步道前是生動的動物模型。 右圖:隔絕陽光的網室,裡面營造出熱帶闊葉林的環境。
圖:與其說觀察生態,我覺得更適合約會。
圖:生態園的前方是中庭園,每區庭園都有獨特的風格。
圖: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1975年蔣介石於此去世,二層樓的官邸正房目前仍未開放,繼續保持神秘的色彩。
圖:香草園的範圍不大,但是香草種類繁多。
圖: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的主題園區,紅草構成的簡單線條卻洋溢出藝術氣息。
圖:走進主題園區,猶如走進人間仙境。
圖:今年是豬年,主題園區的主題正是小豬,成為遊客爭相留影的地點。
左圖:另一對大型豬,這個就被遊客冷落了。 右圖:在旁邊有幾隻豬模型,愛豬的人會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