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高樓大廈是一個大都市的必要條件,但是,捷運才是一個大都市現代化與否的表徵,那麼,從今天開始,你不能再否認高雄市已是一個現代化的進步城市。
2008年3月9日高雄捷運正式啟航,宣告高雄市新時代的來臨,為了參與這一天的到來,我前一天已搭乘高鐵到達高雄市。
圖:高雄捷運預定13:00開放民眾搭乘,因為某些原因,我無法在時間之內趕到小港站,我希望至少能從中間其他的站擠上首班車,12:32,我來到後驛站。
圖:心想還有一點時間,我決定走到凹子底站,在路上看到好幾輛捷運接駁公車。
圖:12:46到達凹子底站1號入口,本來想玩玩電梯,後來還是算了。
圖:凹子頂站4號入口才是主要入口,我覺得造型是半頂浮雲。
圖:準備進站了,高雄捷運剛上路,大家還沒有靠右站立的習慣。
圖:很寬敞的走道,大手拉小手,循著指示向前走。
圖:回頭拍一張指示牌的樣子。
圖:很少人會注意的安全門,被我發現了。
圖:目前牆上一片純白,可能以後才會貼上廣告。
圖:進站處到了,好多人快我一步進站,不知道等下擠不擠的上車。
圖:自動售票機的操作很方便,直接按目的站,就會顯示要投多少錢。今天高捷免費搭乘,自動售票機暫停服務,沒機會買首日票。
圖:出口資訊圖和台北捷運大同小異。
左圖:準備走進月台。 右圖:搭電扶梯往下。
圖:看到電梯,又想玩玩看,不過我的手沒那麼賤。
圖:咦!不是13:00才從小港、橋頭車站兩地發車?為何12:59南下的捷運就來了,我的首航車大概提早跑掉了,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往上衝。
圖:從凹子底站坐到後驛站就下車,因為我想改搭北上的車,反正今天免費,隨便玩。
圖:漂亮的4彩座椅,漂亮的月台門。
圖:北上的捷運來了,雖然已經客滿,仍然硬擠上去,往前看都是人。
圖:往後看,一樣都是人。
左圖:過了凹子底站,向巨蛋站邁進。 右圖:美語時間,Ecological District = 生態園區站。
左圖:這班車是1176號。 右圖:禁止吃漢堡,那麼吃雞塊可以嗎?
圖:車門處的手扶鋼管分成三叉,方便更多人跳鋼管舞。
圖:左營站到了。高雄捷運通車後,以後搭高鐵就方便多了,可以直接轉乘捷運到市區。
左圖:之後捷運開始轉成高架,世運站到了。 右圖:油廠國小到了。
左圖:後勁站到了。 右圖:都會公園站到了。
圖:橋頭糖廠到了,一大票的遊客都在這一站下車,我也跟著下車。
圖:離開月台,走到1樓,人雖然多,但是大家的秩序相當好。
圖:1樓有相當漂亮的彩繪玻璃藝術,將橋頭風土民情融入畫中。
圖:高雄捷運通車後,橋頭糖廠是受惠者之一,以後這裡的遊客的一定很多。
圖:回到月台,繼續搭乘捷運,到達最後一站橋頭車站,月台上滿滿都是人,由此可以看出當地人對高雄捷運的期待。
圖:這一站為火車、捷運共站,讓遊客更方便轉搭,接著準備出站。
圖:西側牆面由美濃窯朱邦進大師設計的「天工開物」,象徵台灣糖業帶動國內工業及產業之起源。
圖:橋頭火車站為歷史建物,現在和捷運並立,但車站外沒什麼可以逛的,買了一杯飲料牛飲後,準備回到捷運車站內。
圖:人太多,入口處實施管制,要先排隊。
圖:進站後,趁車廂還沒客滿時跑進去,不一會整個車廂就塞爆了。
圖:月台上的妹妹、阿伯、阿嬤,不好意思,客滿了,請等下一班。
圖:捷運開始向前行,我站錯邊了,另一邊視野比較好。
左圖:到達橋頭糖廠站,月台上的爸爸、媽媽、弟弟,不好意思,這班客滿,請等下一班。 右圖:到達青埔站,月台上的少年郎,不好意思,這班客滿,請等下一班。
圖:還是有人擠上車,大家用力的擠沙丁魚,之後連照相的空間都沒了。
圖:根本不可能參觀中間的車站,到達草衙站後,下車出站,結束今天的高捷體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