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春節連續假期,我將於今天晚上提前返回台中,保握下午的時間,和家人一起前往位於屏東內埔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圖:三姐妹米苔目,既然到了內埔鄉,中午先到市區中興路上的「三姐妹米苔目」用餐。這家沒有招牌的小吃店,是內埔知名的老店,不管外帶或是內用的顧客,都要依序排隊,因此用餐時間,店門口常是大非長龍的景象。


 

 

圖:米苔目(乾),40元。米苔目軟軟棉棉,很容易入喉,上頭舖著好吃的黃豌豆及油葱酥,風味相當獨特。


 

 

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用過中餐後,大家轉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上一次來的時候,還有部份設施未完全處理,現在整個完成後,看起來更加漂亮。


 

 

圖:伯公是客家聚落的指標,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設立時,依照客家習俗,在初墾地設立了開基伯公,採用客家塜土式伯公廟的形式。


 

 

圖:園區裡的生態池,是一個遊客可以親水的生態池。


 

 

圖:在生態池邊,常見遊客餵食魚群。


 

 

圖:淺淺的池畔,真的有很多魚,而且會跟隨遊客的腳步移動。


 

 

圖:園區裡有寬廣的自然草坪,因為適逢春節假期,遊客爆多。


 

 

圖:六堆係指高屏地區的12個客家庄,六堆並非一個行政區域,而是同一族系精神的結合體。在展場裡,有不定期更換的客家文化展示,現在這一期的展示是「鮮鮮河水 苗頓物庄」。


 

 

圖:展覽以「水」為主題,藉由流經六堆的河川,帶領大家從三百年前的歷史走一遭,瞭解客家聚落與人文交錯的時空軌跡。


 

 

圖:檳榔扇是客家阿婆的生活智慧。


 

 

圖:現在許多縣市都有客家文化館或園區的設立,多半僅限於文字或文物展示的表面層面。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不管是田園、圳池、建築等等,都是根植於客家聚落生活風貌的重現,可以說園區的規畫不單是表面,已經注入到內在的層面。


 

 

圖:池的另一邊,是傘架客家聚落建築區,以「客家笠嫲」為意象,供作活動、展示、販售及演出的場所。


 

 

圖:仿菸樓的紅磚建築,為田園食堂。


 

 

圖:「梁屋菸樓」原為屏東高樹梁姓農夫所有,3年前將菸樓設施捐贈給客家文化園區。


 

 

圖:園區將原菸樓可用的設施完全移植,重新整建成小型的菸樓館。


 

 

圖:歸來碾米廠為日治時期興建的百年碾米廠,陳封許久後,4年前移至園區展示。


 

 

圖:不管菸樓還是碾米廠,都見證了客家地區農業的發展。


 

 

圖:園區裡的波斯菊花海。


 

 

圖:逛了園區一圈,最後到主要活動的場地「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這些傘架建築可以隨著活動空間的需求,任意封卸、重組,相當環保。


 

 

圖:傘架下的竹編休息區。


 

 

圖:街頭藝人的表演。


 

 

圖:國寶級演藝師三叔公的客家文化表演。


 

 

圖:當然少不了產業市集,可以品嚐各種客家美食。


 

 

圖:在文創作業方面,有客家風情的石頭彩繪。


 

 

圖:畫的很漂亮,而且藝術工作者非常大方,完全不介意遊客隨意拍攝。


 

 

圖:說到南部客家,一定會想起美濃的紙傘。


 

 

圖:如果下雨天或大太陽,大家都拿美濃紙傘上街,馬路上一定變得很漂亮。


 

 

圖:伯公撲滿與柿子裝飾品等紀念品的販售。今天整個園區的遊客實在太多,只算走馬看花的亂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