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28線向東行,貫穿湖內、路竹兩鄉後,進入了阿蓮鄉,阿蓮舊稱「呵嗹庄」,或源於平埔族語譯,1946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改名「阿蓮鄉」。與台南縣相鄰的阿蓮鄉,是個盛產水果的農業重鎮,尤以大崗山龍眼乾及龍眼花蜂蜜最具盛名,但是這一趟的阿蓮行,重點將擺在大崗山風景區之宗教區域。

 
圖:青旗葉家肉包,15:52從台28線進入阿蓮鄉後,趕緊左轉高9線,直達高9與高12線的交接處,從高12線往右轉,有飄香的肉包,從左轉,則有美味的香腸。我先選擇了往右的方向,因為肉包出爐的時間是下午3點半。



圖:全台灣還有幾個地方以傳統爐灶製作包子、饅頭?特別是採用蜜棗枝幹當做柴火,經過20-25分鐘的慢火炊蒸出來的好味道。面對這種老阿公傳承下來的好功夫,我怎麼能錯過?



圖:生意很好,有的人一買就是一大袋。我買了鮮肉包、高麗菜包和超大尺寸的三角饅頭,15元×3,從外皮到中心,皆一致性的綿軟,咬起來卻有點彈性,且帶點蜜棗香味,不會有機器包子的外爛內硬的情形。

 


 

圖:黑番伯藥膳香腸,從高12線回轉,回到與高9線交接處時,才發現黑番伯藥膳香腸就在這裡,黑番伯是傳承三代的百年小吃,以當日現宰黑豬肉製作的藥膳香腸,算是阿蓮極具代表的小吃。



圖:生意也很好,陸陸續續有人前來買個2條、3條。黑番伯的大腸採稱重計價,買了一套大腸夾香腸,45元,南台灣的大腸總有獨特的香味,特別好吃,另外香腸吃起來完全是肉的嚼感,不會有「粉粉」的感覺。



圖:蘇家古厝,黑番伯的對面是蘇家古厝,不能進入,還好圍牆並不高,從馬路上仍能一窺古厝的全貌。



圖:大門上有一龍一鳳,鳳眼鑲上了發亮的紅色石頭。



圖:蘇家古厝的外表沒有華麗的雕刻或彩繪,但紮實的磚砌,讓歷史悠久的古厝看起來依然堅穩。



圖:周圍房屋相繼改建之後,蘇家古厝反而成了「矮房」。



圖:市區,喜孜孜的買到阿蓮的兩大特色小吃後,打個電話訂了民宿的房間,前去民宿前,先在阿蓮的市區逛逛。市區以清和宮為中心,這間廟創建於康熙4年(1665),主祀辛府元帥,算是阿蓮第一間興建的廟宇。



圖:似乎沒發現比饅頭或香腸更吸引我的美食,在逛了一會之後,接著就直接前往民宿。



圖:台19甲線,市區在阿蓮北側,民宿在阿蓮南側的復安村,順著台19甲線往南騎,一旁就是明早將前往的大崗山。



圖:經過復安國小時,已可確定我進入了復安村,復安國小旁有一座紙影戲館,今天應該沒辦法參訪。



圖:吉梅雅舍民宿,左轉高14-1線,今晚住宿的地點是「吉梅雅舍」,主人全家皆已搬至高雄市,空出來的房舍,主人將之改闢為民宿。剛才一路走來,路上沒看到任何指標,問了民宿老闆才知道,環保單位會拆除路上的指標。



圖:今晚我是唯一的客人,老闆特地給了我視野最好的3樓房間,與其說是1間房間,不如說是1整個樓層。房間的空間不小,清掃的很乾淨,房價500元。



圖:房間沒有單獨的衛浴設備,必須公用;夜晚很安靜,能夠一夜好眠;一大早,可以看到大崗山的日出,今天太陽露臉的時間是6:52,也是我即將啟程的時間。



圖:大崗山風景區,一大早到達大崗山風景區,停車場裡早就人車匯集,很多人從這裡開始步行上山,而我看了一下導覽圖,知道我應該直接騎到山上。



圖:大崗山風景區有主要八景,入口牌樓旁除了聚集一些攤販,另外有百棵菩提樹,「菩提大道」即為大崗山第一景。



圖:大崗山之蓮峰寺,大崗山為一佛教勝地,由於寺廟林立,故有「台灣佛山」之稱,上山之後,看到的第一間大型寺廟是蓮峰寺。



圖:一大早看以沒什麼人,只有幾位出家人及義工,不過今天將有法會舉行,寺廟外的道路都已經設成臨時停車場,可以想見等一下將是怎麼的熱鬧場面。



圖:蓮峰寺的觀禮平台可俯視整個山下,被列為大崗山八景之一。



圖:由於大崗山屬珊瑚礁石灰岩地質,可做為水泥原料,因此山腳下的水泥工廠,成了視野的一部份。



圖:旁邊的地藏王殿。



圖:結束了蓮峰寺的簡單巡禮,準備離開。


 

圖:大崗山之龍湖庵,下一個地方是龍湖庵,在大崗山中的廟宇中,堪稱規模最大。



圖:龍湖庵入口的奇榕。



圖:一位老婆婆囑咐孫子要從側門進去,不可以走正門,我也遵循老婆婆的意思,從側門走入。(but,我不是她的孫子)



圖:說大崗山是佛教聖地一點也不為過,從剛才的蓮峰寺,到現在的龍湖庵,總能看到許多在裡面修行的出家人。



圖:從廟宇到僧房,造型皆簡單樸實,沒有道教寺廟的華麗,屬於「僧眾寮房」的區域則謝絕遊客進入。




圖:大悲樓的後方是復安村,也就是我昨晚住宿的地方。

 

圖:大崗山之超峰寺,繼續往上騎,到達了大崗山最具盛名的超峰寺,這裡是整個大崗山人潮最多的地方。


 

圖:道路前有幾座涼亭,如果走到最前方的涼亭,有「騰空」的奇妙感,但這裡沒有什麼遊客停留。


 

圖:幾家商店賣著蜂蜜、龍眼乾、米豆簽及各種漬物,十足的當地特色。


 

圖:進入超峰寺的入口是「登妙覺門」。


 

圖:超峰寺位於大崗山頂,因此有絕佳的視野,這是吸引廣大遊客駐足的原因之一。


 

圖:座椅沒有遮陽棚,但這裡的鄉親似乎很習慣太陽的照拂,很多人就坐在椅子上欣賞山下的美景。


 

 

圖:超峰寺超過兩百年的歷史,相較於蓮峰寺、龍湖庵,超峰寺有精彩的粘貼雕飾,不變的是寺廟有許多出家人在裡面修行。


 

圖:寺廟的浮雕之一,打坐中的佛,旁邊卻是跳舞的辣妹,讓人聯想到「誘僧」。


 

圖:寺廟的後牆有連續的大幅浮雕,更是生動。



圖:大崗山之超峰寺步道,超峰寺的周邊有小桃源、梅園等休憩點,許多人在其間泡茶聊天,另外廟的後側有條超峰寺步道,步道的長度並不長。


 

圖:僅管沒有步道的指標,但跟著人群走就對了。


 

圖:步道的精華是一段大角度的階梯,幾乎所有的人都健步如飛的走上去,顯然常來這裡運動的人,都已經很習慣了。


 

圖:這樣的一段步道,僅需花費十多分鐘的時間,走上去之後是稜線道路,這個地點聚集了不少攤販,從稜線道路往左走可通往自然公園,往右走則可到達天靈洞。



圖:大崗山之天靈洞,往右走個2、3分鐘就看到了天靈洞,這個時候剛好來了一輛中巴的旅遊團,另外有一群自行車隊。


 

圖:天靈洞為橫臥山頭的葫蘆型洞穴,又稱「顏總洞」或「十八羅漢洞」,依運勢的角度而言,最好從階梯旁的「虎喉」進入。


 

圖:入口雖小,但洞穴並不小,可謂之別有洞天。


 

圖:洞壁上林立了羅漢雕像,差不多僅有一般布袋戲玩偶的大小。


 

圖:旁邊的小攤,賣著臭豆腐、烤地瓜、杏仁茶等,生意不差。


 

圖:買了一碗素何首烏藥膳麵線,30元,內有豆皮、素羊肉等素料,湯頭飄散出何首烏藥膳的的香味,喝起來不油不膩。



圖:大崗山之超峰寺,走回超峰寺後,接下去的道路可前往自行車公園,不過修路封閉,所以從原路下山,接著想到大崗山的東側,沒有橫貫的馬路,必須從山下的道路繞個一大圈,大崗山的東側,將有別於西側宗教區的另一種自然風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