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5-132-瓊斯盃巴西隊豪登西亞.jpg

上圖:豪登西亞不來了,國內球迷今年將看不到這位天才型球員的球場風采了。

【本報訊】千呼萬喚,她還是不來,豪登西亞要令引頸鵠立的球迷失望了。
全國籃協昨天在記者會中宣布,豪登西亞生病,體重降了八公斤,無法來台了。但是籃協又說,巴西隊還有新的「豪登西亞」。
一週前,豪登西亞打退堂鼓,退出國家隊,當地報紙刊登,豪登西亞是因為自己母隊教練未當上國家隊教練,因而退出。
籃協曾去電巴西籃協,表示願意邀請豪登西亞和母隊教練一起來華,但是巴西籃協回覆表示,豪登西亞生病了,不能比賽。
籃協一位副總幹事表示,豪登西亞個人曾要求四千美元的零用金,籃協都答應了,現在她不來,可能是真的生病了。
據悉,豪登西亞現在正在歐洲打球。

圖:豪登西亞。

1985-141-瓊斯盃巴西隊豪登西亞.jpg
豪登西亞是瓊斯杯比賽中,第一位鋒芒萬丈的世界一流球員,去年她來台北時,現場球迷、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被她迷倒。豪登西亞精力無窮,球場上突停、空中變換方向、百發百中,控球、助攻,無所不能,各種高級動作,連國內男子球員都自嘆弗如,即使美國奧運代表隊員都拿她沒辦法,「妳讓她拿到球之後,就不可能阻止她投籃得分了。」
巴西搭華航〇〇五於晚上七時五十分抵達。

圖:④布蘭特 ‧ 前鋒  18歲/高174,是隊中第一射手。

1985-133-瓊斯盃巴西隊布蘭特.jpg

圖:⑤薩爾凡麗歐 ‧ 前鋒  17歲/高179

1985-134-瓊斯盃巴西隊薩爾凡麗歐.jpg

圖:⑥鮑奇斯 ‧ 前鋒  20歲/高179

1985-135-瓊斯盃巴西隊鮑奇斯.jpg

圖:⑩希凡爾 ‧ 前鋒  20歲/高178

1985-147-瓊斯盃巴西隊希凡爾.jpg

巴西隊球員十名,職員加上隨隊採訪的記者就有八位,組織型態非常特別。
然而,這支球隊雖是為一九八八年奧運而訓練,職員們也都是在與球隊同進出的構想下聘請而來,但是──
「理想歸理想」,隊醫馬厝陀說:「你永遠抓不準巴西人的心態,搞不好過幾天,什麼隊醫、按摩師,甚至連教練,協會都有可能換的換,不要的不要。」(劉延青)
「說來你們一定會覺得奇怪;在巴西,球打得好的,幾乎全是出身窮苦人家的小孩。」巴西隊中唯一通曉英語的職員馬厝陀說。
「你看,」指著正在場上練球的巴西女將們:「巴西最富裕的地方是聖保羅市,這些球員卻全來自聖保羅以外的各小城。」
「拿足球巨星比利,還有你們這兒念念不忘的豪登西亞為例,功成而後的名就、利就,都是促成年輕孩子嚮往的原因。」

圖:⑦卡斯多 ‧ 中鋒  24歲/高185

1985-136-瓊斯盃巴西隊卡斯多.jpg

圖:多麗娣 ‧ 中鋒  19歲/高192

1985-137-瓊斯盃巴西隊多羅娣.jpg

圖:⑭芙拉里斯 ‧ 中鋒  19歲/高183

1985-138-瓊斯盃巴西隊芙拉里斯.jpg

圖:⑪叔芭蕾爾 ‧ 21歲/高190

1985-139-瓊斯盃巴西隊叔芭蕾爾.jpg
原先僅居足球之次,而為第二熱門運動項目的巴西籃球,曾有過一段極為風光的日子──一九六五年至七五年間,巴西女籃七獲南美洲冠軍,七一年居世界杯第三,七三年奪泛美賽亞軍。
但是近年因排球的興起,籃球的地位已被擠落至第三;巴西的男排,去年在洛杉磯奧運奪得銀牌,而它與金牌得主美國隊,實力在伯仲之間;奧運會後至今,巴西、美國又交手過十三次,「七」比 六」,巴西以一勝佔優勢。
「由豪登西亞備受國際籃界矚目、讚譽的例子,使有心在籃球上尋發展的年輕孩子們都獲得了鼓舞,而巴西籃協也立意要再於女籃天地裡闖出一片江山。」馬厝陀說
這十八名球員中,大半是國際賽的『新鮮人』,像這次參加瓊斯杯賽的,就有九名球員是生手。吸收比賽經驗,是為期三年的訓練中,最主要的課程。」馬厝陀道出了巴西的訓練計畫。
巴西隊今年決定參加瓊斯杯,過程一波三折。最初,,巴西隊獅子大開口價碼太高而未談妥,之後,雙方皆讓步,全國籃協補助她們從聖保羅到美國西海岸到台北的往返機票,且提供食宿,這是所有外隊中受到最多禮遇的一隊,主要是因為豪登西亞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籃球藝術表現,去年,她就是中華體育舘現場觀眾、及電視機前的觀眾為之瘋狂著迷。

圖:世界女籃第一射手巴西的豪登西亞去年在瓊斯杯籃賽對美國之役獨得四十五分,看她飛身上籃,幾乎壓過美國球員肩頭,速度、爆發力、技術動作都是一流中的一流。

1985-140-瓊斯盃巴西隊豪登西亞.jpg
如果豪登西亞不來,巴西隊仍然會履約前來。但是籃協在當初的洽談中,指名巴西隊一定要有豪登西亞。
今年的巴西國家代表隊,是由兩支俱樂部隊員組成,豪登西亞所屬的俱樂部教練未能當上國家隊教練。

卅二歲就當上了國家代表隊教練,巴西的費里多(見圖,馮大展攝)有資格列入「瓊斯杯之最」。
而另一項足以稱「最」的是,十五天前,費里多才接下了這個職務。
更有趣的是,當年一心想成為籃球巨星,費里多卻發現自己在賽場上原來沒啥過人之處,於是乾脆改行走教練路線。這話,說來已有九年了。
在這九年中,費里多一步步的從俱樂部級晉升國家級,而門下桃李多能成為巴西女籃的中堅;如我國球迷心念繫之的豪登西亞,也是在他主持的希吉諾波利斯俱樂部中受過他四年的調教後,才出道的。

圖:巴西隊教練費里多有亞蘭德倫的味道。

1985-142-瓊斯盃巴西隊教練費里多.jpg
這位本屆瓊斯杯最年輕的教練,外型頗有幾分法國「英俊小生」亞蘭德倫的味道,而他注意女性的程度也不遜那位「銀幕情人」;來到台北不過四、五天,費里多覺得台灣的女孩子都長得很漂亮,就是比較害羞、保守。
△洋人嗜甜食,眾所週知,不過,像巴西教練費里多,様様甜點,來者不拒,算是少見。
這幾天,費里多吃遍了選手村西餐廳內的蛋糕和派。羨煞了巴西隊的眾女將,因為他再怎麼吃,也胖不了。

圖:巴西隊教練費里多

1985-143-瓊斯盃巴西隊教練費里多.jpg

首先介紹來自南美洲巴西隊的⑬芙拉瑞絲,她的身高有一八三公分,可是身材均勻,一點也不覺得她高。
芙拉瑞絲不止是明眸皓齒,她的笑容充滿了南美洲式的熱情,當她穿著低胸露肩的藍衣黑裙出現在眼前時,說她是位電影明星也沒有人會懷疑。
第一次來華的芙拉瑞絲由於語言溝通關係,比手劃脚老半天,總算表達了她來參加瓊斯盃的興奮,以及對此地人民的親切感到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圖:巴西芙拉瑞絲

1985-144-瓊斯盃巴西隊芙拉瑞斯.jpg

身高只有一五八公分,卻能在籃球場上與人「一較長短」,巴西隊⑫索瑞士(見圖,本報記者馮大展攝)前晚在瓊斯杯的首度亮祖,風靡了台北觀眾。
兩支外隊對陣,觀眾一來「事不關己」,二來開賽之初,雙方的表現都不甚突出,在場的三千球迷,因而看得無精打采。
上半場進行了七、八分鐘,索瑞士出場了。乍看之下,外型毫不起眼,觀眾的反應依舊冷冷淡淡。豈料不到兩分鐘,索瑞士如磁石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她快若閃電的抄截、眼瞧東、手傅西的妙「派司」,全場觀眾立即為這意外的「籃球秀」報以熱烈的采聲。
個子小、重心低,索瑞士運起球來,更具「穿花」之妙;只見她兩條小短腿兒挾著球兒,在眾家長腿姊姊們的「腳」邊穿梭游走,別提她的速度了,光是球在她掌下起落的「高 度」,就沒人能從她手中把球抄走。
真正說起來,這是索瑞士首次入選國家代表隊後,所打的第一場正式國際賽;卻沒料到,一夕之間,成了瓊斯杯的寵兒。
球齢才六年,記憶所及中,巴西還沒有任何一位國手個子比她矮;索瑞士能不管身材上的「天缺」,而投入通常是長人才吃香的籃球運動,全是為了興趣。
除了「熱誠」,索瑞士並沒忘記「苦練」的重要。她和大多數巴西球員一樣的練習──每週六天,每天兩次,每次練兩個半小時。那麼,她的各項絕活兒,大概只能歸諸於運動神經方面的「得天獨厚」了,就像索瑞士幽了自己一默的說法:「或許我的細胞長得像籃球罷。」
啟蒙師就是現任的國家代表隊教練費里多,索瑞士目前的心願,是追隨師傅進軍八八年奧運賽場。而「一手把她帶大」的費里多,對索瑞士也寄予極高的厚望;「有她在,球員的攻守速度都能被帶快,贏球就有希望。

圖: 索瑞士 ‧ 後衛  19歲/高158

1985-145-瓊斯盃巴西隊索瑞士.jpg

希凡爾(巴西隊⑩號,廿歲,一七三公分)
笑聲格格討人喜歡
希凡爾的馬尾,已成了她的註冊商標,褐色的肌膚,美麗的輪廓,使她成為巴西隊最可愛的球員。
希凡爾雖然不會說英文,但是,「格」「格」的笑聲,很討人人喜歡,在台北,她最喜歡逛街,好多商店都讓她流連忘返。
巴西隊球員不知颱風為何物?前兩天颱風來襲時,她們大為恐慌,以為颱風是要命災禍,尤其是⑩希凡爾最為憂心:「糟糕,我媽咪不知道我在北部,她一定認為我會被風吹走了!」(姚志剛)

圖:巴西⑩希凡爾

1985-146-瓊斯盃巴西隊希凡爾.jpg

阿爾凡士樂不思蜀
巴西隊的⑬阿爾凡士,沒想到台北這麼進步,人們如此和善,她真想留在台北,做個中華民國國民。(本報記者姚志剛)

圖:⑬阿爾凡士 ‧ 後衛  18歲/高177

1985-148-瓊斯盃巴西隊阿爾凡士.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百 的頭像
    大新百

    大新百的無聊部落格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