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人上次來西螺的時候已經太晚,沒有玩到醬油DIY。這次早上結束彰化埤頭的行程後,進入西螺,下午的時間,都將在西螺渡過。
圖:西螺老街,中午12:30抵達西螺延平老街,遊客並不多,有點安靜,但又顯得有點冷清。
圖:這條曾經是商業熱絡的重鎮,如今仍留存大量的巴洛克式立牆街屋,風情猶在。
圖:除了延平老街外,幾條交叉的小馬路也各有特色,在文昌路有個小小的應谷花園,裝飾了一些雕塑。
圖:觀音街上的西螺戲院停業後,仍在沈睡中。
圖:西螺三角大水餃,午餐選在觀音街上的「西螺三角大水餃」,雖然只是一間路邊攤的型態,但這攤店廣受遊客與附近住戶好評。
圖:三角大水餃,25元。三角大水餃並非一般常見的水餃,千萬別一次點個十顆、二十顆。這裡的大水餃是以番薯粉製作外皮,經過蒸煮冷卻,再重新下鍋而成,外型上反而比較像三角肉圓。
圖:三角大水餃的內饀為豬肉和筍丁,有乾、湯兩種。我們都選了湯的三角大水餃,外皮很Q,內饀很夠味。
圖:另外點了意麵、燙青菜,各30元,都是純正的古早味。
圖:我們點的小菜方面,有些賣完了,只上來豆乾10元、菜頭20元,也都是標準的傳統的好滋味。
圖:西螺東市場,三角大水餃的旁邊即是西螺東市場。東市場並不是一般的菜市場,不賣雞鴨魚肉,這裡是個文創市集,聚集了許多商店。
圖:這裡有各種傳統的手工藝商品,樣式方面多了許多現代的元素。
圖:也有一些工作室,很適合用心好好觀賞並選購。
圖:事實上東市場興起於1935年(昭和10年),建築結構從竹棚、木構到鋼筯混泥土,接著荒廢,再到現在的重生,整個東市場具有獨特的故事性。
圖:丸莊醬油觀光工廠,東市場的另一頭即為延平老街,老街上的焦點無疑是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圖:丸莊醬油創立於1909年,在台灣已是無人不知的醬油老品牌。為了傳承釀造醬油文化,丸莊利用西螺老廠房,成立了台灣首座的醬油觀光工廠。
圖:丸莊主要生產台灣式的黑豆醬油,全程採天然的方式釀造,不以化學方式催釀,光是黑豆生成好菌的過程,就要栽培7天。
圖:工廠裡擺放了一些釀造中的大陶甕,一方面釀造,一方面讓遊客觀賞。這只是丸莊的一小部份,丸莊主要的生產工廠並不在這裡,而在別的地方。
圖:老廠房的二樓規劃成展示區,循著狹窄的樓梯,走上丸莊的歷史隧道。
圖:二樓曾是三立戲劇「孤戀花」的拍攝地點,很多電視中的場景,都被保留下來。
圖:戲劇與丸莊現場,都像歷史遺留下來的美麗痕跡。
圖:丸莊早期即建立實驗室,負責品質的管制,當時的部份設備,也都保留在二樓的一個區域。
圖:一個看似簡單的廠房,卻創造出陪伴台灣人生活一百年的老品牌。
圖:我們參加了蔭豉DIY的活動,參加活動費是250元,當整個活動結束後,其實可以感覺到這樣子的價格很值得。
圖:一開始每個參加者都拿到了三個盆子和一盆的帶菌黑豆,工廠的工作人員之後將會帶領大家完成每一個步驟。
圖:首先在大臉盆裝半盆的水,倒近黑豆後,開始搓洗,時間只有五分鐘,要把外面的白菌全部洗掉。
圖:成功了,我們在時間之內完成了第一項任務。
圖:接著到水籠頭底下,將黑豆清洗乾淨。
圖:臉盆不能讓遊客帶回家,但是陶甕可以,而且千萬別客氣,一定要帶回家。
圖:因為要將清洗好的黑豆全部放進陶甕裡。
圖:用紅繩子綁好,離開工廠後,差不多四個小時之後,遊客要記得打開進行下一個步驟。
圖:至於那一袋鹽巴,要分成比例不同的二份,小份的如同大顆草莓的量,其他的就是大份的部份。
圖:四個小時之後,記得將黑豆倒到大份鹽巴裡,搖晃均勻後,再倒回陶甕裡,然後將小份鹽巴覆蓋上去。還沒結束喲!10-15天後,倒了100CC的水,之後每一個月左右檢查水量。半年之後,自己親手製作的蔭豉就大功告成了。
圖:丸莊的醬油保證天然,離開前,一定要買個二、三瓶。
圖:逗遊小舖,我們沒忘了要到丸莊工廠旁邊的逗遊小舖吃冰。
圖:黑豆醬油冰45元、鳳梨冰30元。黑豆醬油冰選用的黑豆來自丸莊,吃起來有點淡淡的鹹味和黑豆香,很特別。
圖:正莊麻糬,最後的伴手禮,因為逗遊小舖的老闆娘推薦西螺最有名的正莊麻糬,這家店位於平和路上,是間有將近百年歷史的老店。
圖:他們的麻糬果然都是非常標準的古早味麻糬,讓人有一種懷念的感覺。
圖:聽說他們的鹹麻糬非常受歡迎。
圖:丸莊的麻糬以圓糯米製作,麻糬的種類有幾十種。
圖:考量到保存期限,我個人只買了傳統的紅豆小麻糬,味道就是記憶中的台式傳統麻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