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部落有塊形如獅子頭的巨大岩石,命名為「獅子頭山」,部落也被稱為「獅子頭社」,這讓獅子鄉成為全台灣唯一以動物命名的鄉鎮。獅子鄉雖然是屏東縣面積最大的一個鄉鎮,卻常常扮演「路過」的角色。前往墾丁的人,從台26線路過獅子鄉;前往台東的人,從南迴公路路過獅子鄉,獅子鄉的山川美景就這麼被忽略掉,而今天的我,不想再忽略。
圖:枋山車站,台1線縱貫枋山鄉,一路與台灣海峽相伴。直到接近枋山市區的地方,東側有個「枋山觀光果園」的招牌,那條路是屏147-1線(國中路),也是探索卡悠峯瀑布的路徑。
圖:在這樣的小鄉道不需要疾速奔馳,當發現左手邊有個「枋山車站」的指標,轉個彎,去看看這個絕大多數人一生不會踏入的車站。
圖:枋山車站雖然名為枋山,卻位於獅子鄉境內。這是全台灣載客數趨近於零的招呼站,光看車站站體,說小不小,但大門鐵門拉下,又似未啟用般。
圖:一個要爬坡63公尺的小站,一天只有來回各2個班次,讓枋山車站變成了人煙罕至的秘境車站。
圖:因為地勢之利,枋山車站竟成了眺望枋山海景的好地方,天、海、路、車、房、綠地,全部都能一眼看盡。
圖:枋山村的全貌也盡在枋山車站的掌握之中。
圖:折返國中路,往山頭看去,有幾個人會發現藏在山腰上的枋山車站?
圖:把距離拉近,這真是一個喜愛捉迷藏的車站。
圖:這條路雖窄,人車又稀少,但是這條路幾乎與南迴鐵路平行。南迴鐵路依偎山腰,如果有火車通過時,將是難得的鐵道美景,這裡成了鐵道迷才知道的拍攝秘密基地。
圖:另一方面,這條路也是沿著枋山溪而行的溪邊道路,有些路段的路面不佳,但溪與山的美景是一直連貫的。
圖:卡悠峯瀑布,一定要注意沿路的指標,才不會錯過左轉的小路。轉前卡悠峯瀑布的路沿著枋山溪支流「阿士文溪」而行,路況更加起伏。然而抵達卡悠峯瀑布的入口時,跳躍的心情全都是滿滿的期待。
圖:以前稱為「內獅瀑布」或「大門坑瀑布」,兩年前以排灣族語正名為「卡悠峯瀑布」。從入口到瀑布,要先走一段大約650公尺的步道。
圖:不是平坦的650公尺,要一路向上。行走的時候,耳畔傳傳陣陣的水流聲與落水聲。
圖:往山谷看去,阿士文溪細長而湍急,溪水努力的與溪中的亂石衝擊對抗,激盪出陣陣的水聲。
圖:卡悠峯瀑布前方設有觀景台,明明還有一段距離,但能明顯感受到空氣中飄忽的水氣,有瀑布美景,有奇妙樂曲,又能讓肌膚水嫩水嫩。
圖:看到這一漥清澈的潭水,沒有人不想戲水。非假日的這個山中秘境,或許可以裸泳吧!
圖:40公尺高的瀑布散成扇型,如果是枯水期,瀑布只剩百分之一的水流。今天的水量充沛,可以讓我足足的吸進二公升的負離子。
圖:有些石塊看似乾燥,踩上去仍會濕滑,所以務必小心。至於裸泳一事,不可以!馬上來了一對老夫婦。
圖:真的很喜歡空氣中瀰漫的水氣,讓我停留了好一陣子,才打算離開。
圖:從原路回頭,馬路如虎口,一定要小心,千萬不可以在馬路上玩耍或做其他XXOO的事。
圖:伊屯部落,從台1線一路南下,直到轉向台9線(南迴公路)。台9線上有幾個小型的原住民部落,伊屯部落就是其一。
圖:整個伊屯部落大約就只是「8」字型的環型道路,住家的確不多。
圖: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在獅子鄉行程的重頭戲是「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處僅在南迴公路的旁邊。假日的門票是100元,今天是平常日,只要80元。
圖:雙流森林遊樂區的園區內有楓港溪上游兩大源流(內文溪與達仁溪)匯入,另外在森林多目標利用的原則下,廣植具有經濟價值的樹種。
圖:園區有明確的行進路徑,一入園有停車場及自然教育中心。
圖:主要的步道是瀑布步道,沿著溪岸而行,一開始有一段柏油道路。
圖:沿著楓港溪走,聽著與看著流水嘩嘩,與大自然同行最好。
圖:陽光草坪有綠油油的草地,供做辦活動的空間。
圖:走柏油路或水泥路會讓人稍感乏味,當步道第一次穿過溪流時,看到溪上的步行跳石,趣味感一下子整個衝了出來。
圖:跳石乾燥不濕滑,踩著跳石過河,比走一座橋更具樂趣。
圖:先不要走上跳石,看到如此乾淨的溪流,第一時間只想找個位置親近流水。
圖:溪水太過清晰,溪裡的游魚怎麼努力躲,也躲不出我的視線。
圖:跨過溪水後,還會碰到第二段跳石,我也樂得再親近溪水一次。
圖:旁邊也有雜亂的石頭,是讓白目的人行走用的(誤),因為保證濕滑。
圖:能接近乾淨的小河,對都市人而言是一件難事,那麼我更要保握機會,好好享受大自然最真實的原色。
圖:渡過溪流後,在步道的一旁是一座森林公園,認真找,看能找到幾種樹種。
圖:從這裡開始,瀑布步道不再是人工的水泥,而是天然的沙土,每踏一步,就留下一個腳印。
圖:溪流依然在環繞在步道旁邊,讓步道上的輕音樂不中斷的一直演奏下去。
圖:溪上出現的巨石,像是從外太空下凡的ET。
圖:經過三座大涼亭,可以在裡面休息,可以在裡面小眯,但千萬別在裡面烤肉,整個園區都禁止烤肉。
圖:步道逐漸變窄,也逐漸上升。
圖:踩過吱吱作響的小木橋。
圖:碰到一段崁石階梯。
圖:樹木硬是擋在步道中間,我也只能側身經過。
圖:然後看到了彩虹橋。
圖:步道的終點是雙流瀑布,雙流瀑布如布簾般的磅礡落下,氣勢旺盛。
圖:可惜觀景台離雙流瀑布尚有一段距離,無法親近瀑布。而且觀景台的空間不多,只要多來個二、三組遊客,立刻變的擁擠。
圖:回程時改走沿山步道,聽其名,就知道這是一條沿著山壁而走的步道。
圖:樹木雜亂的生長在步道兩旁,也遮住了大部份的陽光。
圖:在這個自然的沿山步道,一一拜訪住在這裡的嬌客,有的艷麗,有的慢活。
圖:形形色色的樹種與草種,讓這段步道走起來不單調。
圖:然後發現地上一灘小積水,看到徐久沒看到的蝌蚪寶寶。
圖:沿山步道設置了一座特色吊橋,從這片山,跨到那片山。
圖:跟著微風搖搖晃晃,還是接近大自然最好。
圖:最後依然要慢條斯理的步行,走完這段步道,結束在雙流遊樂區的行程。
圖:女乃山咖啡屋,尚未抵達雙流森林遊樂區的時候,我已經看到路旁出現一個「女乃山咖啡屋」,有如遺世獨立的山中「豪華小屋」。
圖:女乃山咖啡屋是當地排灣族婦女安雲霞開設,為了一圓年輕時的願望,在年過半百之後,才開始學習種咖啡、烘焙、沖煮,終於在去年實現了夢想,有了自己的咖啡屋。
圖:女乃山咖啡屋以大型落地窗營造明亮的氣氛,館內擺設簡潔,有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感。
圖:咖啡館供應多種咖啡,咖啡豆可能自種或進口,如果要品嚐咖啡館親植的台灣咖啡,可以向老闆詢問。
圖:女乃山咖啡屋沒有豪華的套餐,僅供應簡單的餐點,問了老闆娘,她推薦我吃泡麵,70元。第一時間還想說怎麼吃便利商店的食物?原來人家的泡麵是加入當地野菜和雞蛋的現煮泡麵,是帶點原住民風味的泡麵。
圖:美式冰咖啡,100元。有了一杯香醇的咖啡,一坐就是一個小時。
圖:獅子鄉公所,從台9線折返,經過獅子鄉公所,考慮了一會,因為時間有點趕,就不繞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