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下午騎機車到壽山一帶隨便晃,壽山風景區範圍廣範,今天的活動範圍在壽山公園及周邊。
圖:從五福路走到底,到達了五福登山入口,壽山公園於日治時期稱為森林公園,原本這裡環境雜亂,2006年美化改妝,有了嶄新的門面。
圖:五福登山入口旁有一間壽山寺,1964年落成,外觀像一般的建築,但這裡是佛光山最早創建的道場。
左圖:汽、機車可由萬壽路上山,這裡的牌樓寫著「萬壽山公園」,係因1968年為了替蔣介石作壽而將壽山改名為萬壽山,至1992年才重新改回壽山。 右圖:從環山馬路上去,沿路有些涼亭。
圖:因為交通管制,無法右轉前往壽山動物園,只好左轉,這裡有間外型奇特的法興禪寺,建於1970年,3樓屋頂如僧帽狀,係受地窄限制而設計成這個模樣。
圖:走進1樓,有個笑盡人間的金身彌勒佛,但是沒看到廟方人員。
左圖:法興禪寺前方及兩旁有些佛像。 右圖:對面有間商店,可以坐在籐椅上眺望高雄市區。
左圖:往前走了一點點,看到一旁有幾尊佛像,於是走上去看看。 右圖:上來的路不止一條,這條珊瑚礁岩間的步道看起來比較有趣。
圖:走上來有間地x○廟,廟裡以麥克風傳出一位女尼的誦經聲,廟外擺了幾個信徒的袋子。當我在觀看這塊石頭時,尼姑突然停止誦經,接著大喊:「小偷來了!小偷來了!」。基本上這個時候只有我一個人走來,妳在說誰呀?如果真的有小偷,那麼妳是一個好尼姑,亂說話的話,就是一位妖尼姑、魔尼姑、鬼尼姑、邪尼姑、冥尼姑!
左圖:過了地藏王廟就是剛才看到的法興禪寺,舍利塔狀的頂樓的確很特殊。 右圖:大殿旁有幾座傘狀或菇狀的涼亭,趣味橫生。
圖:走回地x○廟時,尼姑又突然停止誦經,說了一句「小偷常常偷香客的袋子或摩托車上的安全帽,大家要小心」,我相信這位尼姑一定是善心的好尼姑,絕對不是口出誑言的爛尼姑、惡尼姑、獸尼姑、犴尼姑、黑心尼姑、一輩子沒酒喝的尼姑、一輩子沒肉吃的尼姑、一輩子嫁不出去的瘋尼姑。
左圖:續行,大部份的設施都有點老舊感,也說明了壽山公園的歷史悠久。 右圖:路旁有個早覺會的紀念碑,這裡許多步道或休閒平台都是早覺團體開闢的。
圖:許多登山路線都有一些運動場地,壽山公園裡也有。
圖:接著在高雄市忠烈祠前停下來,這裡原為日本神社,幾個日治時代紀念大東亞戰爭的碑塔上方都改成國民黨的黨徽。
圖:壽山公園的路標皆為月亮型,上面有台灣彌猴的圖樣,而階梯前的2隻石獅是日本神社的遺跡。
圖:忠烈祠的牌樓相當高聳,遠遠看去頗為莊嚴肅穆。
左圖:廣場左方有人唱卡拉OK,傳來陣陣歌聲。 右圖:右邊為山海戀休閒廣場,可以喝咖啡。
圖:其實這個休閒廣場的位置極佳,是欣賞高雄港、市的好地點。
圖:改建後的忠烈祠外觀為中國宮殿樣式,常見許多人在此留影。
圖:現在的高雄忠烈祠為1976年重建,外觀係模仿台北大直忠烈祠。
左圖:屋簷下有如鹿角般的設計。 右圖:忠烈祠左側牌位為開國前之烈士,右側為開國後之烈士。
圖:兩側圍牆有許多革命烈士的紀事。
圖:忠烈祠旁有棟「戰爭與和平紀念館」,今天沒有開放。
圖:在忠烈祠前眺望高雄市區,視野極佳。
圖:在停車場旁的涼亭亦可以清晰眺望旗津。
圖:高雄港也盡收眼底。
圖:忠烈祠對面有個雄獅廣場。
圖:走進雄獅廣場,廣場有個友愛會,貼滿了照片。
圖:準備下山,經過了千光寺,於是順道進去。
圖:千光寺的雕像有尾巴,很特別,而另一旁的萬壽塔每年僅開放3次。
圖:順著千光路下山,這條馬路有種純樸的感覺。
圖:接著前往離千光路不遠的武德殿,武德殿的對面是鼓山國小,外牆有許多高雄市的觀光介紹。
圖:武德殿建於1924年,為日治時代警察、青年學子學習劍道、柔道的場所,2005年完成修復,現為市定古蹟。
左圖:武德殿前方有棵老榕樹,周圍以木頭架出平台。 右圖:走上樓梯,第一眼看到武德殿上的箭靶圖樣,這是象徵武士道精神。
圖:老榕樹上掛了許多祈願卡,有人希望劍道比賽冠軍、有人希望考上國立大學、有人希望家人平安健康,也有人希望開間咖啡屋。
圖:武德殿採磚造,入口門廊有仿羅馬式的柱子,過年期間,正門深鎖。
圖:繞到後門,一樣深鎖,不能進入。
圖:只好隔著玻璃窗看武德殿內部。
圖:瞄了老半天,結果其他的遊客也瞄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