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6-448-世界杯女籃中華出戰捷克-朱彩鳳.jpg

上圖:中華出戰捷克,朱彩鳳切入禁區挑籃。

世界女籃賽
十二日戰績
A組
古巴勝巴西 93比78(45比46)
蘇聯勝加拿大 77比76(45比39)
保加利亞勝韓國 74比63(33比33)
B組
捷克勝中華 84比60(49比32)
美國勝澳洲 76比50(40比22)
大陸勝匈牙利 90比63(47比25)

圖:大陸隊204公分的鄭海霞與匈牙利202公分的阿金妮絲⑤在籃下比高。

1986-451-世界杯女籃大陸出戰匈牙利-鄭海霞.jpg

60:84 捷克長人掌握制空權 中華力拚仍難次突破
【聯合報系美國世界日報採訪世界女籃賽特派記者沈珠妮、江陵燕十二日電】中華女子籃球隊今天以六十比八十四再度失利。這是中華隊在第十屆世界女籃錦標賽中的第四場敗績,上半場捷克以四十九比卅二領先。
捷克隊的體型遠在中華之上,場上經常保持三名一八八公分以上的長人,佔盡了籃板球的便宜,經常利用第二波的攻勢,籃下取分,中華隊不是犯規就是失分,簡直守不住對方的攻勢。
捷克隊上半場除了籃下攻勢,偶爾也有外線。下半場則以籃下及快攻為主,令中華隊招架乏力;中華在最後五分鐘時,最多曾以四十七比八一落後卅四分。
捷克隊不但體型高,速度也快,球路相當潑辣,也是中華隊不敵的原因。

圖:世界女籃賽中華對捷克之役,許翠齡躍起挑籃,捷克隊十四號佛洛娃從後封阻。(美聯社傳真)

1986-449-世界杯女籃中華出戰捷克-許翠齡.jpg
中華隊在開賽之初,排出「三小」④朱彩鳳、⑦譚慧玲、⑩陳伊蘭配合⑥簡鈺桂、⑭覃素莉守二三區域聯防,力求固守籃下禁區,並圖以長射取分,捷克則守區域釘人。
雙方交手後,捷克⑭瓦洛娃首開紀錄,中華⑦譚慧玲三分中鵠,這是中華隊全場唯一領先的時刻。
捷克⑪查里路絲卡銳不可擋,連連以快攻及外線得分,立即將比數拉至十四比四,中華隊首度叫停,並調整陣容,換上⑮葉素娟、⑦許翠齡、⑧徐雪珠,才漸有起色,但仍然難將比數拉近,落後在十分上下。
第十五分鐘之後,捷克隊籃下攻勢益加猛烈,戰至十九分鐘時,中華隊以卅比四十七落後了十七分。
這段時間內,捷克隊一度改守區域聯防,但中華隊未能發揮外線威力,以致上半場仍然落後了十七分之多。
下半場中華隊表現又不如上半場,雖然在前五分鐘靠⑩陳伊蘭的罰球將比數維持在十五分的差距,但從四十五比五十九之後,近十分鐘內只有⑧徐雪珠罰中兩分,而捷克卻從五十九竄到八十分,以八十一比四十七將中華隊遠拋於後卅四分之遙。
這十分鐘內,中華隊一無是處,失誤連連,是全場的「黑暗」時刻。

圖:中華隊出戰捷克隊,教練江憲治(右)及錢一飛(左),不時指揮場上球員。(本報記者 鍾豐榮攝自華視衛星轉播畫面)

1986-450-世界杯女籃中華出戰捷克-教練江憲治、錢一飛.jpg
最後五分鐘,中華隊力圖振作,④朱彩鳳、⑨許翠齡偶有佳作,扳回一些城池,終場以六十比八十四不敵捷克。
此役雙方共犯規四十七次,中華隊廿六次、捷克廿一次、中華隊長人⑭覃素莉、⑮葉素娟各四次,捷克⑦古得娃也有四次之多。
中華隊以⑤許翠齡投中十七分、④朱彩鳳十五分為最多。
中華隊全場共有四個三分球,④朱彩鳳兩個、⑧徐雪珠、⑦譚慧玲各一個。
捷克隊以⑤亞奴提諾達得十七分為最多、⑭瓦洛娃十三分、⑩柯帝克娃十二分為最多。
捷克隊打法以「二三」進攻為主,強調雙衛的打法,她們的⑥卡路朱克娃⑪查里路絲卡是外線兩支射手。

《規規釋疑》
中華女籃對捷克之戰,上半場中華隊⑨許翠齡在場上竟替捷克叫了一次暫停,中華隊失去了一次快攻機會。
當時中華隊以廿二比卅二落後十分,捷克攻籃不中,中華隊好不容易搶到一個籃板球,球在許翠齡手上,她看到捷克球員受傷倒地,乃主動向裁判請求暫停。
球員在這時受傷,若對方控球在手,裁判是不能判暫停的,以免妨礙進攻隊的快攻權利。如果進攻隊球員受傷,裁判或進攻隊隊長可以叫暫停的。
昨天這個球,裁判本來不能主動宣佈暫停,但是許翠齡提出暫停請求,裁判乃做了一次順水人情,給捷克隊探傷,中華隊因而失掉一次快攻良機,至為可惜。
許翠齡不熟悉規則叫了暫停,教練江憲治把她換下去休息了一分鐘,訓斥了一番才又上陣。(本報記者馮同瑜)

澳洲隊有美國架式
中華今晚 有得拚了
【聯合報系美國世界日報採訪世界女籃賽特派記者沈珠妮、江陵燕十二日電】世界女籃賽今晩中華隊對手澳洲隊的打法走美國式強力籃球的路線。該隊沒什麼外線,基本動作也不純熟,但全隊鬥志高昂,拚勁十足,擅打快攻。
澳洲隊的身材並不高,當家中鋒⑨米坎身高一七八公分。⑥奇絲曼控球員是全隊靈魂人物,身高僅一六六公分,但是澳洲隊第一射手,各個角度都能出手。⑮蘇姬是該隊最高的球員(二〇五公分),至今尚未上過場。
④瑪赫、⑥奇絲曼、⑨米坎、⑩尼基爾、⑮索絲特是澳洲隊的五名主將, 其中⑨⑩⑪三人是籃下鐵三角。⑤馬雪兒和⑭號羅伊則是兩名替補球員。
外線差是澳洲隊一大致命傷,該隊在出戰大陸的比賽中,兩分球出手六十次只投進廿二球,命中率僅有百分之卅六。在對捷克之役中,兩分球出手五十一次只進廿球,命中率也只有百分之卅九。三分球則更差,對大陸是投十中二,對捷克則投了七球均落空。
所以澳洲隊的攻擊以快攻為主,防守更守得很緊,搶得很兇。但該隊有與中華隊共同的毛病,在緊要關頭常會比較慌亂,老得不了分。
澳洲隊在首日出戰匈牙利時,澳洲實力較強,上半場也以卅九比卅四領先五分,但在最後關頭沒能穩住,終於在兩度延長加賽後以七十七比七十九,兩分之差飲恨。另外在對捷克之役,澳洲隊上半場只以廿四比廿九落後五分,下半場不但將比數追平,更反敗為勝一路領先,直到終場前三分鐘才又被趕上,終場以五十比五十五敗北。

圖:世界杯「二高」:澳洲205公分的蘇伊()與美國203公分的唐諾凡。

1986-452-世界杯女籃美國出戰澳洲-蘇伊、唐諾凡.jpg

三類球員・三種心理戰
臨陣磨槍之際・各有各的「風格」

聯合報系美國世界日報特派記者 沈珠妮
任何比賽到了臨陣磨槍的階段,多半就只能在心理上加強備戰了。這兩天B組球隊顯現出三種迥然相異的心戰戰。
如果說籃球比賽是一幅流動的圖畫,那麼兩支亞洲球隊就像是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匈牙利與捷克兩支東歐隊伍充滿印象派畫風;美國與澳洲兩隊是隨意發揮的抽象畫。這三類球隊所做的賽前準備和球隊性格,都與其心理狀態相互輝映;中華隊和中國大陸隊屬於紀律嚴明型;匈、捷二隊是半開放型;美澳兩隊則是完全自由放任型。
中華隊球員打球時,為國爭光的心理負擔最重,在準備上就顯得特別戰戰兢兢的。以十一日主辦單位讓全體球隊安排的休息日,中華隊在上午七點就起床,開始做一個小時的晨跑訓練,這時大多數隊伍還在夢鄉之中。中華隊還練了一上午的球,下午外出參觀遊覽。
中華隊不論在練球或比賽,上下場之前必然會向教練和觀眾敬禮致意。這種紀律嚴明的表現,博得當地觀眾和各球隊的好感。雖然比賽連番受挫,球員們越發希望有更好表現,所以更願保持嚴明紀律。
澳洲和美國隊的賽前準備與球員心理,與亞洲球隊大相逕庭。澳洲隊球員對教練都直呼其名,狀似老友。她們在賽前的休息和調整,都完全是自己的事。
美國隊的作風更是自由。休兵日教練凱尤扛著大型錄音機,帶頭四處遊覽享受難得的休息。他的訓練哲學是只做大原則性的規定,主要以獎勵、鼓勵的方式去刺激球員發揮各自的運動天份。
凱尤表示,他總鼓勵球員全場飛竄,盡情發揮,各自尋找籃球運動的樂趣。他不怕球員犯錯,因為不錯怎能學到正確的方法呢。在凱尤這套訓練方法之下,美國球員不論在球場裡外都顯得特別大膽。
兩支東歐球隊的球風是上述兩極端的綜合型,既講究紀律,又提供相當的空間讓球員們自由發揮。
匈牙利教練基利克指出,匈牙利是個實力平均的隊伍,有高大的中鋒,也有很好的控球員和射手。他在賽前特別強調培養球員的信心,總提醒球員們過去曾有多麼出色的表現,進而要求他們現在也能有所發揮。
他強調,他對練習的要求很嚴格,也主張讓球員多參加比賽汲取經驗。但上場之後,他鼓勵球員臨機應變自由發揮,但這必須球員有自信心才能做得好,所以他特別注重信心的培養,讓球員有被信任的感覺,也能互相信任。
捷克隊教練卡格爾是教育心理博士,他的基本態度是:球隊當然要有規則與紀律,但它們絕不能對球員的自由發揮能力變成一種束縛。

《世界女籃外記》
蔬果匱乏・選手多「内憂」
烏鴉與清道夫・晨間特色
中華隊人緣佳・士氣大增
●維爾紐斯的蔬菜很少,常見的只有黃瓜和番茄、水果更少,只見到野生的蘋果與小李子,觀光客到一般餐館都吃不到水果,參加世界女籃賽的選手,也僅有小李子的供應。
由於缺乏果蔬,大部份的選手都罹患「內憂」,教練除了鼓勵選手多喝水,就是想法子到自由市場買西瓜。
●記者早上在維爾紐斯出去晨跑時,不時見有人蹓狗,也不見西方大都市中的野鴿,倒是見到不少散步的烏鴉,烏鴉在此地被視為吉祥物。
●早晨的街景另一特色是,可以見到在台灣常見到的清道夫,在那兒清掃街道,多半是三、四十歲的婦女,也有些年輕的男士,穿著黃色夾克外套,由於街上車少,外套並無反光標識。
他們使用的掃把,是早年台灣所見,用細樹枝紮成的,由於他們的工作認真,難怪維爾紐斯的街道保持得很乾淨。
●維爾紐斯的觀眾觀看女籃比賽,並不是很起勁,但對中華女籃似乎頗有好感,中華對捷克一役時,觀眾都給予熱烈的加油。
譬如,中華隊進攻時,觀眾常以有節奏的掌聲為中華隊加油,反之捷克隊發動攻勢,觀眾即以噓聲回報。中華隊的士氣多少受到鼓舞。
●維爾紐斯的天氣,直到前天才開始放晴,氣溫並不高,大概維持在攝氏廿四、五度,是個很舒適的天氣,四處逛逛的興致也就提高了。
記者曾經到旅館旁的一家大百貨公司走走,發覺很熱鬧,但貨色甚缺,而且昂貴,讀者也許不會相信,紐約街頭一把五美元的兩傘,這兒竟要賣到十倍高的價錢。

擷長補短・仍有可為
史坦考維奇建議中華女籃:速度、外線 應可再進步。

聯合報系美國世界日報特派記者 沈珠妮
國際籃球協會南斯拉夫籍秘書長史坦考維(Stankovich),及英籍助理秘書長大衛・透納,分別對中華女籃此次參加世界女籃賽,給予正面的肯定,他們也指出中華女籃今後的努力方向,如能切實擷長補短,紮實的下功夫,中華女籃在世界女籃的激烈爭逐中,仍有可為之處。
史坦考維奇接受記者訪問時說,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次有美國、南韓、中華民國的運動選手,在蘇俄參加世界性的比賽,意義非常深遠,為運動精神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希望能由此帶來更多、更友好的國際運動盛會。
史坦考維奇由連日B組的比賽情形,談到未來世界女籃的新趨勢,就是女籃運動越來越趨向對運動員新的能力考驗。他指出,女籃的速度及跳躍能力,較過去進步太多,基本動作也較過去大幅進步,如果將籃球比作藝術,女籃已是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吸引人來觀賞,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史坦考維奇對中華女籃的建議是,速度、外線應該還可以再進步。他說,中華女籃球員雖矮,而且跳躍、基本動作等也還不錯,但還可以再加強。
他不認為中華女籃的教練水準有問題,主要是球員國際比賽經驗太缺,他主張中華女籃應當到美國、歐洲、中南美等地多比賽,以增加球員的國際比賽臨場經驗。
史坦考維奇以他自己為例說:「我又不是教練,但球賽看多了,很快就可看出中華女籃應該在那些方面加強,相信中華女籃教練參加了這次比賽,回去後也會知道,自己的球隊有那些缺點需要改進。」
記者會上,史坦考維奇曾被問及,世界杯籃球賽有無必要依高度將球員分級,以免造成籃球盡是長人天下的現象。他表示,國際籃協過去曾以一九〇公分高度為界,將球員分成兩組比賽的建議,也曾認真研討過,後未付諸實施,主要是籃球規則本身,已經對身矮球員作了許多有利的規定。
史坦考維奇說,譬如籃球規則規定的籃下三秒鐘、三分球、十秒內運過中場等,都有助球員身高不足的均衡,因此將來將籃球分級比賽的作法是不可能的。
他並說,人類已經登陸月球,人類的運動能力也大大的進步,比如過去傑西歐文斯百公尺短跑的紀錄,已被人類認為是人類體能的極限,但現在這個成績已甚普遍。再以進步最快的美國女籃隊來說,已經有些打出男籃的水準,相信將來女籃運動一定朝向男籃的水準追去。
助理祕書長大衛・透納也是此次B组比賽的裁判長,從開賽以來,他看球的感想是:女籃傳球又快又狠,比起男籃毫不遜色,可以說女籃傳球的快速、美妙、強勁,將整個女籃運動推動了。
另外,他認為女籃的防守也較過去要迅速、凶猛,如美、澳隊的壓迫性防守,將會是未來女籃的趨勢。而且女籃越見越多的交叉阻擋打法,也使女籃的比賽益形精彩。
透納對中華女籃的批評是,此次能來吸取經驗是很寶貴的,應多加以把握,雖然中華女籃身高甚受限制,但可由速度、體力、勁道來發揮,基本動作也還可以再加強,投籃技巧仍可再充實,使投籃命中率更穩定,這將是中華女籃進攻所依賴的利器。
透納並表示,目前籃球裁判上的新趨勢,是漸漸認為球員在場中的撞漸漸不可免,而不太注意執法處罰,這點可能需要球員因地、因人而制宜,調整自己去適應裁判,而不要希冀裁判會有什麼改變。
兩位國際籃球界的有力人士,在接受訪問時,一再強調中華民國應繼續積極參加各項世界性的錦標賽。

《輕鬆面》
打球第一・約會免談?
女球員戀愛結婚・各隊「準則」不一

聯合報系美國世界日報特派記者 江陵燕
女大當嫁!人之常情。女球員也不例外。
究竟女球員理想的結婚時機,是甚麼時候?適婚年齡又是幾歲?還有,球隊對於球員跟男友約會,應不應加以限制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參加世界杯的女籃隊各有不盡相同的準則。
澳洲隊教練羅伯特,就嚴禁球員在比賽前約會。
澳洲隊是B組球隊中,已婚球員比率最高的一隊,隊中④瑪赫、⑥奇絲曼、⑧布朗、⑪蘇絲特、⑫懷特等五名球員都已結婚。羅伯特認為已婚反而對球員的籃球事業更有幫助,因為已婚球員的生活更有規律,更有責任感,也更成熟。
雖然禁止已婚球員帶先生來參加比賽和未婚球員在賽前約會,羅伯特在平常訓練期間是讓球員自由約會的。只有在球員練球無精打采時,他才會提醒球員不要因外務影響練球。
美國隊一直是最自由放縱的隊伍,對約會和婚姻的態度尤不例外。所以當記者詢及該隊是否對此有所限制之時,教練凱尤很訝異地反問:「限制?為什麼?」
凱尤說,他不但未定任何限制,反而一直鼓勵球員約會和結婚。他認為這能幫助球員放鬆心情。凱尤表示,他的原則是只要不影響在球場上的表現,他從不干預。
捷克與匈牙利兩隊對球員交友與婚姻的態度與中國人較接近,都認為球員過早結婚會造成球隊的損失。
捷克教練卡格揚指出,捷克本來有一名非常出色的球員名叫艾丹科娃,她在廿歲就結婚,並退出籃壇,目前正在懷孕待産,艾丹科娃的離隊,對捷克隊的影響很大。
卡格揚表示,他並不鼓勵球員約會和結婚,他認為廿四到廿六歲之間是球員比較理想的結婚年齡。
中華隊的副教練賴秀麗說,現在台灣的男孩子非常重視女伴的美感,因此女球員本身的容貌、身材和個性,對她們感情出路極為重要。影響所及,球員及特別不願意做重量及耐力訓練,以免身材太過壯碩,但如此一來,她的體型和體力自然無法與外隊球員抗衝。
現年廿八歲,在今年一月間結婚的黃玉蘭說,感情的事全靠緣份,一般球員若能在卅六歲前找到歸宿,就算不錯了。
黃玉蘭從十九歲就開始交男朋友,她指出,女國手的球迷雖然很多,但來信的大多是小男生。年紀較適合的男球迷或許總以為追她們的人很多,所以不太會展開追求行動,接觸機會自然不多。而且,女球員在練球和比賽的時間很多,實在沒有多少時間談戀愛。
許翠齡則表示,打好籃球是她目前最重要的目標。為此她願接受任何有效的訓練,她不在乎一般男孩如何看她。她覺得壯一點很好。
關於球員約會的問題,賴秀麗指出,教練們對年輕球員過早約會多少總會嘀咕,但對老球員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賴秀麗認為球員在廿五歲以後開始交男朋友,廿七、八歲結婚是最理想的。但若到了廿七、八歲還沒有任何動靜的話,就會令人著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百 的頭像
    大新百

    大新百的無聊部落格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