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自來水園區鄰近捷運公館站,是台北市熱門拍攝婚紗、寫真的景點,也是小學生戶外教學的主要地點之一,票價、開放時間因季節而不同,冬季票價50元,夏季150元。
圖:一進園區,就可以看到「水霧花園區」的音樂噴泉,水柱時起時落,表演出精彩的水舞。
左圖:旋轉水柱,像盛開的水之花朵。 右圖:甜甜圈般的水濂門,想跳火圈前先練練跳水圈。
左圖:清涼的水火山,有地熱谷般的湧泉,這裡夏天一定比冬天好玩。 右圖:水霧花園區旁的小直廊,另一邊是停車場。
左圖:水資源教育館,育教於樂的好場所。 右圖:教育館旁的迷你小水車。
左圖:教育館內述說著台北自來水的歷史。 右圖:省水大富翁,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知識。
圖:地上的海底隧道,幻想潛入海中來場大冒險。
左圖:彩球池,小朋友在球池中學小海狗在大海中翻滾。 右圖:省水衛浴用品後方是3D視聽區,沒有半個人。
左圖:教育館後方的小水塔。 右圖:什麼?這個側門沒關,可以自由進出。
圖:很好玩的戲水池,夏天時一定樂翻天。
左圖:可以在池上踩小船,可是池邊的阿姨說我太重,不能玩。 右圖:小朋友戲水時,大人可以在一旁休息等候。
圖:看到美女在拍寫真。
左圖:淺水池,旁邊有桌椅,適合閱讀。 右圖:淺水池前有個生日蛋糕噴泉。
圖:這個美女剛剛踩到自己的裙子差點跌倒。
左圖:田園小館,像個迷你小花園。 右圖:特別在樹下擺張小板凳,有秋天的味道。
圖:自來水博物館,為1908年興建的唧筒室,1977年功成身退,現改列三級古蹟。
左圖: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式建築,屋頂是精緻的藝術品。 右圖:外牆上的圖騰,似花圈、似權仗。
左圖:博物館的走廊與大窗,有懷舊氣息。 右圖:一根根石柱,盡是歐洲風情。
圖:幫柱、窗、廊、牆來張大合照。
圖:這張照片,我要介紹的是這棵樹。
圖:進入博物館,昔日的抽水機房,如今仍維持原貌。
左圖:功成身退的啟水池水位計。 右圖:博物館內的小通道,旁邊的小水溝從階梯而下。
圖:各式各樣的配件,擺設起來像是現代另類藝術。
圖:近看抽水機,像一對大輪胎。
圖:輸配水器材區,把直管、管件、閥類、消防栓等器材組合成特色小公園。
左圖:消防栓串成的圍欄,特色十足。 右圖:從這裡可以看到水鄉園區後側,騰空的斷裂水管以前應該也是有重大功能。
左圖:反沖洗砂水池,可過濾清水與污水。 右圖:可能是水塔,沒有介紹牌,不知真正名稱與用途。
圖:公館淨水場,只能從外圍觀看。
左圖:表演場地,讓園區功能更加多元化。 右圖:觀音山步道,範圍不大,上去是一定要的。
左圖:果然上面另有玄機,好幾個看起來很危險的建築物是早期的蓄水場入口。 右圖:觀音山蓄水池是台北最古老的蓄水池。
左圖:違章建築物,裡面的老兵突然向我敬禮,嚇我一跳。 右圖:老舊的涼亭,可以看山下美景。
圖:可惜!那棟大樓把夕陽遮了一半。
圖:最後來到了管材雕塑區,這是921大地震賞給豐原儲水場的傑作。
左圖:管材藝術品---繾。 右圖:水管組成的兒童遊樂區。
圖:消壓塔,可以上塔做360° 觀賞大台北美景。
圖:下午五點半,準備離園,經過天色漸暗下的自來水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