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月中在308高地,一直到離開前,我才知道我踏在內門鄉的土地上,當時我對內門的認知,仍停留在宋江陣的「尬藝」,不知道月世界也是屬於內門的一部份。離開田寮之後,下一站即為內門,這回除了宋江陣相關文化外,我應該能看到內門的更多采風。 

 

圖:高136鄉道,12:53,從高120鄉道進入內門鄉,短短3分鐘的路程,到達了瑞山社區活動中心,橫接高120鄉道的道路是高136鄉道。

 

圖:往右轉,可以接到內門最熱鬧的地方「紫竹寺」,往左轉,則通往月世界,我轉了左邊。台灣許多古老的地名是有趣的,部份的地名幸運的被保留下來,比如道路南側的瑞山村,因高低起伏的丘陵,形如蜘蛛織網,而被稱為「蜘蛛墓」。

 

圖:平地田邊臨二層溪的懸崖絕壁,則被稱為「田仔墘」。

 

圖:雁門煙雨,過了田仔墘後,進入月世界的範圍,由於群峰羅列的惡地,彷彿列隊飛行的雁群,使的內門月世界有個浪漫的名稱,叫做「雁門煙雨」。

 

圖:這條路向下沈之後,轉個彎,開始沿著月世界而行,一路上,幾乎伸手就能觸摸到這些青灰怪岩。

 

圖:高182縣道,鄉道的盡頭接到高182縣道,往左屬於台南的範圍,往右是通往紫竹寺的另一條路。

 

圖:縣道果然不同於鄉道,更加的寬廣、平坦,下個月大高雄升格為直轄市後,該怎麼稱呼這些道路呢?

 

圖:七星塔休憩中心,在182縣道並未多做停留,一路暢行無阻的進入觀亭村,很快的在台3線旁,發現了第一座七星塔。

 

圖:道路的對面,現已規畫成七星塔休憩中心。

 

圖:「七星墜地」是內門鄉的傳奇故事,相傳古代有7顆流星墜落在內門,形成7個小土堆,排列如北斗七星,長久以來,七星墜地被鄉民視為紫竹寺的龍脈保護著。

 

圖:1960年7座石堆分別被改建為七星塔,高達4公尺,夜燈通明時,與天上北斗七星遙遙相對,相互輝映。

 

圖:馬路一側有1座,這一側有4座,似乎另外的2座,散落在附近的其他地方。

 

圖:觀亭村,前往紫竹寺之前,先在附近亂走亂看,七星塔休憩中心的前方有座「觀亭橋」,橋上佈滿宋江陣過招的圖雕。

 

圖:亭上的獅陣為宋江陣型之一,亭前的石頭為奠基石。

 

圖:內門舊稱「羅漢門」,自清代以來文風盛行,1812年創設「萃文書院」,成為羅漢門文化的發祥地,目前萃文書院已改建為孔子廟。

 

圖:隨著時代演變,觀亭村的建築有了各式的風貌,然而最吸引我注意的地方,卻是許多販賣萬年薯的招牌,可惜並未實際看到商品的模樣。

 

圖:內門花生糖,內門大量種植花生,使的內門花生糖已馳名數十年,在紫竹寺旁聚集了一排小攤,其中以百年歷史的余家花生糖最有名,攤前緊滿了的人潮。

 

圖:建成花生糖,一路走過去,每個小攤都熱情的請我試吃,我覺得每攤花生糖都很好吃,口味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其中建成花生糖的一對年輕男女老闆最熱心,熱心到不買都不好意思了。

 

圖:老闆保證手工製作,所以每塊花生糖裁切的大小形狀不一,口味好多種,花生、芝麻、地瓜、青豆、貢糖…,買了13個,超便宜,竟然才100元,而且吃起來香純可口,不會太甜,不會黏牙,完全符合現代人的飲食。

 

圖:內門紫竹寺,閒逛了觀亭村之後,接著是地位舉足輕重的紫竹寺,紫竹寺創於清雍正11年(1733),主祀觀音佛祖,是間歷史悠久的古廟。

 

圖:紫竹寺所在的位置,被地理師稱為「蓮花穴」,乾隆7年(1742)水師提督吳必達路過此地,因聞紫竹寺香火鼎盛,於是進入膜拜,看到此一蓮花盆地驚嘆之餘,於是賜匾「紫竹生春」。


 

圖:除了廟宇本身,周圍廣大的區域被完整的規畫成一園區,宋江館為一竹編屋,裡面陳列了各式傢伙。


 

圖:清初先民郭氏供迎觀音佛祖至此,香爐屢不翼而飛,後被發現於附近林中的三叉樹枝上,居民取得共識後,以原樹幹為基地,初建簡祠奉祀觀音佛祖,爾後稱該地為觀音佛祖「祖厝」。

 

  

圖:造型優美的水池。

 

 

圖:池邊的十八天王洞。


 

圖:姿態各異的十八天王。


  

圖:公園內大量以「竹」為造景。


  

圖:初這個也癢,初那個也癢的小貓。


  

圖:2008年完工的光明橋,變成了內門新興的景點,許多人向紫竹寺索取祈福卡,寫上心願,繫在吊橋上,盼望心願能迎向光明。

 

  

圖:光明橋的另一側規畫成紫竹民俗公園。

 

 

圖:看來是新規畫成的公園,雖然綠草如茵,但沒什麼遮陽的地方,因此沒什麼遊客在這邊停留。


  

圖:全長195公尺的光明橋,橋上禁止機車通行,但三不五時仍有些人騎機車從橋上大剌剌的通行。


 

圖:二仁溪、吊橋、我的影子。


 

圖:停留了許久,準備離開,在路邊發現第6座七星塔。


 

圖:鴨母王朱一貴文化園區,從台3線往北行,依循照路上的指標,15:17抵達「鴨母王朱一貴文化園區」。

 

 

圖:朱一貴(1690-1722年)可說是內門有史以來最出名的人物,朱一貴曾是鄭成功部下,清初率領居民反清起義,不久即控制全台,建立國號「大明」,並登基為皇。

  

 

圖:朱一貴的英雄形象深植人心,內門鄉民為其修廟建祠,並規畫了美麗的公園,以紀念這位內門出身的民族英雄。

 

圖:水池的涼亭下,養了多隻鴨子。

  

 

圖:池旁欄杆上裝飾了各式佛像,皆出自鄉民的奉獻。

  

 

圖:關於朱一貴,雖然養鴨業為業,但他能指揮群鴨佈陣,而且據說每隻母鴨生的鴨蛋都有兩顆蛋黃。

  

 

圖:鴨母祠與原本的興安宮做整體的規畫後,朱一貴與天上聖母、土地公同被供奉於廟裡。


 

圖:鴨母王朱一貴,他曾是台灣的皇帝。


  

圖:南海紫竹寺,內門行的最後一個停留點是南海紫竹寺。

 

  

圖:內門紫竹寺位於觀亭村,南海紫竹寺反而位於內門村。內海紫竹寺的創立,原因之一,1967年觀音佛祖連允6筊表示願於內埔地區建廟,歷时將近10年,南海紫竹寺於1976年竣工。而另一個人為的因素,是政治派系的分裂,導致宗教上的分裂。


 

圖:整修中的南海紫竹寺。

 

 

圖:廟前的石獅只有黑白的人生,但紋路獨特,毫不失色。

 

  

圖:南海紫竹寺的九龍池。

 

  

圖:宋江兵器展示館。

 

 

圖:櫥窗裡有各種兵器展示,部份陳列在外的鼓、刀等,則可供遊客親身操作。


 

圖:宋江兵器展示館的外牆。

 

  

圖:公園面積不若內門紫竹寺公園之大,但綠波盪漾,仍是適合遊憩的公園。

 

  

圖:各種動物,包括鼻青臉腫的貓熊。

 

  

圖:台3線,結束了內門鄉的參訪,16:16準備從台3線離開內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百 的頭像
    大新百

    大新百的無聊部落格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