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0-2338210105.jpg)
最近4個月主要在中、彰、投一帶活動,今天決定跨過濁水溪進入雲林,被我挑中的地方是褒忠鄉。褒忠原名「埔姜崙」,埔姜即指「黃荊」這種植物。清乾隆年間林爽文起事,該地張氏兄弟組訓民眾,協助清兵將之擊退,清帝乃賜名「褒忠」,而得今日之地名。
圖:台19線,早晨8:57,從台19線進入褒忠,一如我原本的想像,道路兩旁,處處畫滿油綠的色彩。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1-1114017281.jpg)
圖:沒有火車站的褒忠,路上卻有鐵軌和平交道號誌燈,這只是昔日糖廠遺留下來痕跡。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1-91586103.jpg)
圖:一路往南走,今天的第一站,將是褒忠的主要街區「埔姜崙老街」。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2-2999908932.jpg)
圖:埔姜崙老街,從昔日到今日,埔姜崙老街(即158縣道或中正路)始終是褒忠最熱鬧的街道,菜市場在此、商店匯集在此、人潮也流入到此。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3-1301219307.jpg)
圖:1935年發生中部大地震之後,日本政府進行街區改正,築成今日之老街。一眼望去,成排的兩層樓亭仔腳店舖,立面採清水洗石子,幾乎每戶都有造型欄杆陽台。這樣子的建築,有別於台灣各地老街常見的巴洛克式街屋,讓埔姜崙老街散發出獨一無二的樸實風華。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3-3061292154.jpg)
圖:合院式建築,則以中勝路上的柯家老厝為代表,建造到今,已逾百年的歲月。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54-2173558559.jpg)
圖:褒忠有名的小吃為爌肉飯,事前未查明在中勝路上,結果挑了中正路上的另一間無店名爌肉飯。
圖:小碗爌肉飯,25元。褒忠的爌肉飯沒有豪放的大肉塊,也沒有濃郁的醬汁,只有簡單的切片肉,簡單歸簡單,吃起來卻有很實在的美味。
圖:小碗香菇肉焿,25元。肉焿的湯頭濃稠適中,肉塊紮實,雖然點的是小碗,但湯碗一點也不小,不知道大碗的肉焿是不是用碗公來裝?
圖:大廓花鼓村,用完了豐盛的早餐後,接著轉往中民村的大廍社區。大廍原指製糖的大糖廍,原先因為製糖業興盛而成聚落,後又因製糖業沒落,變成寂寥的農村小部落。
圖:大廍庄落入口處的老房子。
圖:褒忠鄉是雲林縣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一個鄉鎮。近年來,因大廍婦女組成「大廍花鼓陣」,重振沒落許久的傳統民俗技藝,讓褒忠一躍成為雲林縣的文化大鄉。
圖:沒看過大廍花鼓陣,從社區圖飾仍能略知一二。
圖:舉辦活動的時候,整個街頭將熱熱鬧鬧;平常的時候,這裡則是個平靜的小村落。
圖:大廓社區的信仰中心是順天宮,主祀蘇府千歲。
圖:乍看之下,雌獅彷彿戴了一頂綠色假髮。
圖:雲9線,折返埔姜崙老街後,接著從雲9線(中勝路)北上。
圖:路旁有間忠黨愛國的小房子。
圖:褒忠國中的草皮上,有兩隻廢棄機車改造成的昆蟲。
圖:走進褒忠國中,看一看農鄉的學生,在怎樣的校園裡受教?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newbrue/1383325664-3172171829.jpg)
圖:現在有的農鄉學校,已有農園的設置,教育學生農作的過程及辛勞。
圖:褒忠國中旁邊是褒忠國小,國的校園比較像國中,國中的校園反而比較像國小。
圖:在這條鄉間小路上,走走停停,因為路邊總有美麗的農村風景。
圖:灌溉圳溝流過這條小路之下。
圖:路旁的種豬場。
圖:鄧麗君幼年故居,從雲9線右轉158甲縣道,立刻看到路旁的「鄧麗君幼年故居」指示牌。
圖:從指示牌的方向看進去,似乎尚未整理完成。
圖:鄧麗君幼年故居紀念園區尚在整建中,依施工計畫應該已近尾聲。
圖:鄧麗君的父親為軍人,常隨部隊遷徒。1952年鄧父在褒忠租房子居住,隔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田洋村,這裡成了鄧麗君的幼年故居。
圖:看來紀念園區的整建工程確定延宕了,施工人員正頂著太陽,努力的趕工中。
圖:還好施工人員不會阻止遊客參觀,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仍能簡單的參觀。
圖:昔日鄧家的房東老太太,目前仍居住於此。
圖:田洋村,離開鄧麗君幼年故居後,因為附近為昔日的龍巖糖廠,本來想順便看一看糖廠的現況,可是不知道在那裡。
圖:從158甲縣道往西,邊走邊看,接著左轉雲111鄉道。
圖: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公園,在褒忠的最後一個行程是馬鳴山鎮安宮,尚未抵達,已被停了一整排的遊覽車嚇到,看來鎮安宮是一座香火超級鼎盛的廟宇。
圖:鎮安宮創建於清康熙元年(1663年),主祀12尊王爺,因每逢5年才舉辦一次大祭典,故稱「五年千歲」。
圖:進香團一個接著一個,鞭炮聲與煙霧此起彼落。
圖:湊熱鬧看別人進香。
圖:本日精選,長髮三辣妹。
圖:穿著裙裝的乩童。
圖:廟頂與廟前一樣熱鬧。
圖:鎮安宮前有座五年千歲公園,佔地2公頃,結合了宗教、庭園、遊憩休閒,以及~~~~~~~~~健身。
圖:以前進入五年千歲公園要買門票,現在已可免費參觀。
圖:明明是正正方方的公園,但是透過巧妙的規劃,路線呈現來回穿梭,像在走迷宮,幾乎把一個角落全部走遍。
圖:公園畫分成73個景點,從1景走到73景,依公園告示牌,要90分鐘。現在走到第5景「放生池」。
圖:行進路線標示的清清楚楚,但有些山洞較低、階梯較窄,走路時要注意一點,才不會撞成釋迦頭。
圖:還有,行進路線不是平面,是3D立體,可能爬上爬下。所以我說,這座公園結合了~~~~~~健身。
圖:不管怎麼樣,各景主題不同,這是一座漂亮的公園。
圖:走累了,停下來,看看公園外面的古厝。
圖:高聳的摩天大橋,可以爬上去呢!
圖:另一個高點是馬龍山。
圖:褒忠沒什麼高樓大廈,因此登上馬龍山,不僅能觀看公園全景,還能遠眺褒忠的平原景致。
圖:大部份的遊客都走捷徑,提早投降,但我堅持走完全程。
圖:公園裡的另一個大景點「九龍船隧道」。
圖:在公園超過1個小時的時間,走出公園後,進香團依然一個接著一個,沒有中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