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石岡是個小而美的城鎮,以客家人佔多數。石岡境內規畫了多條風景線,其中挑夫步道呈一環狀,今天想一探全程,特地往石岡一遊。
圖:金星石珠,從台3線(明德路)北上,右轉進入中91線(金川巷),路旁有一座福德祠。
圖:這座伯公廟的門口兩側,有兩顆圓滾滾的石頭,稱為「金星石珠」。
圖:相傳百年前居民於下坑溪以石頭疊成堤防,看起來像魚形。後來溪中陸陸續續出現大小不一的圓形石頭,據地理師說是美人魚吐出的石珠,稱為「鯉魚吐珠」。
圖:金星石鎖,金星石鎖則位於上坑溪,以鵝卵石及水泥砌成的兩層式圓柱。石鎖為居民興建以防洪並鎮住財庫之用,讓居民能過安定富足的日子。
圖:石忠宮,石忠宮開宮於1966年,主祀天上聖母,是金星社區的重要信仰中心。
圖:石忠宮地勢居高,能遠眺石岡主要市區及大甲溪的美麗風光。
圖:下方正是剛才經過的金星石鎖,石鎖對面也有座福德祠。由於石岡居民以務農為主,特別崇敬土地公,區內大大小小的土地公廟達62座,比當地的管區警察多出一倍。
圖:石忠宮的廟口石獅有對金眼,炯炯有神。
圖:廟宇的彩繪及圖雕,頗具趣味。
圖:挑物古道,挑物古道(或稱挑夫步道)起點在石忠宮旁邊。
圖:柿子外型的茄子。
圖:顏色略淡的狗尾花
圖:挑物古道有百年歷史,是早期居民將生產的產品挑到山下的必經路徑,所以稱為「挑物古道」。
圖:向外橫生的樹木,與遠山共構成一美麗的圖畫。
圖:中途休憩的涼亭。
圖:沿路畫是樹木、竹林,涼爽宜人。
圖:步道兩側是重要的柑橘種植區,一顆顆亮麗的綠色橘子垂掛而下,幾乎垂手可得,但是不可以偷摘。
圖:整片山谷都是柑橘園。
圖:從看到柑橘之後,步道變成水泥路。
圖:沿著水泥路而行,將可抵達樹之王觀光花園(羅望子休閒農場),因入園門票100元,所以沒進去。
圖:農場入口的粉撲花。
圖:視野極佳的觀景平台。由於不想走產業道路,接著從原路返回石忠宮(註:其實應該繼續走,再過去就是五福臨門神木)。
圖:快樂坑,從石忠宮右下方的山下巷而行,這條路有許多有趣的小地方。首先是快樂坑,日治時代用來放置飛機零件的坑道。
圖:山下抱子土地婆,接著是山下福德祠,外觀或許不起眼。
圖:廟身上竟然有台中公園的磁傳畫。
圖:石岡的土地公廟多共奉土地婆,山下福德祠特別的地方,在於土地婆手上抱了一個嬰兒。相傳清朝洋人攻台時,一婦女因子女眾多,脫逃不及,遂將一位小孩托付土地婆代為照顧。俟婦女再回時,小孩安好無事,成為土地婆幫忙顧小孩的鄉野傳說。
圖:幸福井,幸福井是早期當地居民的重要用水來源。
圖:隨著時代變遷,古井已不再使用。但是現在水源依然充沛,而且打出來的水清澈無比。
圖:石農廣場、情人木橋,前方怎麼有個「注意牛車」的警示牌?難不成當地仍以牛耕種?
圖:就在警示牌的前方,似乎有個廣場,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了進去。
圖:原來這個地方是石農廣場(食水嵙休閒農場、保健植物農業休閒園區),主要入口在另一邊的台3線。農場內有個大水車,勘稱全台最大的水車。
圖:情人木橋則是全國最大的膠合木橋,無橋墩橫跨在食水嵙溪上,具有7級防震的性能。
圖:原來如此,真的有牛車。
圖:石農廣場規畫了幾個區域,可以餵小動物、騎車、射箭或玩玩各種小遊戲。
圖:當然也少不了各種農特產品、小吃、商店街,是個很適合親子同遊的地方。
圖:要更高級的,則有咖啡館。
圖:在客家區域,客家粿包是很典型的小吃。
圖:今天的午餐是芋頭粿,20元。上面灑上葱花,多了葱香,沾上香香的辣椒醬,更是好吃。
圖:情人坡步道、五福臨門步道,離開石農廣場,續行山下巷,不久就能看到情人坡步道的入口。
圖:情人坡步道約650公尺,由於陡度較大,又稱「瘦身坡」。
圖:這樣的坡度,對於喜歡爬山的人才過癮。
圖:唯一一小處須側身通行的竹林路。
圖:一路直上,接到了五福臨門步道,這是通往五福臨門神木的方向。
圖:今天走來,一路冷冷清清,只碰到一組4個人的登山客。
圖:五福臨門神木,當看到五福臨門神木,不禁讚嘆神木的豪放飛舞。
圖:五福臨門神木由樟樹、相思樹、楠樹、榕樹、楓樹五棵不同的樹幹合抱而成,因此命名「五福臨門」,其中以老樟樹為主體,當年的朴樹、楠樹現已枯死。
圖:五福臨門神木特殊的地方,在於樹枝向四面八方橫向生長,含蓋出一大片面積。
圖:有的樹枝過重,橫躺在地上,然後又向上生長。
圖:繞行一圈,祈求五福臨門。由於這個地方開車可到,吸引了許多遊客,連帶的也有些攤販在這裡拼經濟。
圖:這究竟要算一棵樹?還是兩棵樹?
圖:不管走到那邊,都看到神木橫生而來的樹枝,彷彿隨時隨地都在幫遊客遮陽遮雨。
圖:已經退到很後面了,依然看不到樹枝的末梢。
圖:老榕樹在老樟樹旁邊,顯的袖珍多了。
圖:從原路折返,剛才沒看到「八ㄌ元」,芭樂園啦~~
圖:土牛客家文化館,今天的最後一站是土牛客家文化館,文化館座落於921震毀的劉家夥房原址,仿原貌重建而成。
圖:土牛村劉屋來台已逾280年,一如多數名望家族的住處,夥房前有個半月池。從半月池望去,夥房倚著山脈,顯然住家位置經過特別挑選。
圖:劉氏家族人才輩出,前後共出5位貢生,特別設立惜字亭,勉勵後代珍惜資源及勤奮向學。
圖:古井擷取純淨甘甜的地下水源,是住戶共同的用水來源。
圖:流水為住戶洗菜、洗衣的地方,也有風水上的意義。
圖:老麵包果樹有百年樹齡,歷經921大地震,依然屹立。
圖:文化館內保留了許多清朝時的匾額,貢元是指科舉制度通過歲試,為崇高之榮譽,並不是說劉家以前在賣貢丸。
圖:除了左右兩側仍有劉家後代居住,全館開放參觀,堪稱一座活的文化館。
圖:雖說文化館係經重建,但許多地方依然看的出歷史的痕跡。
圖:看到這幅刺繡,想到小時候,我的一位阿姨就是做這種刺繡的工作。現在台灣還有嗎?
圖:目前文化館內有「客藝山城展演」的藝文展覽。
圖:以書房為展覽概念,展示了水墨、書法、竹雕、篆刻等作品達百餘件 。
圖:石岡傳統美食小舖,離開石岡前,跑到石岡傳統美食小舖,位於石農廣場靠台3線的入口。石岡傳統美食小舖為一群石岡媽媽共同經營,以客家美食「健康、美味、傳統」為堅持。
圖:今日伴手禮,蜂巢蛋糕,130元。一打開紙盒,立刻聞到撲鼻的蜂蜜香,吃起來微Q、微甜,很適合搭配熱茶一起享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