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竹崎鄉諸多熱門景點如奮起湖都在東側,這次走台3線只能通過竹崎的西境,原本想直接快速通過,但前兩天捨棄了部份行程,因此這一段路如果經過部份景點的話,不妨順便停下腳步。
圖:台3線,12:05進入竹崎鄉,沿路是傳統的鄉村景象。
圖:鹿麻產車站,在嘉113線的交叉口看到「鹿麻產車站」的指標,不知道會不會很遠?結果左轉沒多久就看到車站。
左圖:鹿麻產車站是阿里山鐵路的中途站,建於1910年,自從阿里山公路取代阿里山鐵路的交通重任後,車站風光不在,1982年廢站,這間站長室也跟著關門大吉。 右圖:一度荒廢的車站於2004年整修完成,因此看的出來非常新,整修的工作完全依照車站原貌進行。
圖:每天阿里山火車仍會從這裡經過,失去車站的功能後,現在已轉型為公路的中途休息站。
圖:鹿麻產車站經過綠美化,值得過客中途歇息。
左圖:整修的工程包括了油料室,對於鹿滿村的居民而言,鹿麻產車站是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 右圖:抱著懷幽之情準備離開,被一條長約50公分的小傢伙嚇一跳,還好我發現的早,搞不好牠想把我吞下肚。

圖:鹿麻產車站同時也被規畫成竹崎自行車道的一個中途點。
圖:這條小路就是自行車道的路線。
圖:市區,進入竹崎街區後,原本是午餐時間,但沒什麼胃口,只晃了一下就行離開。
圖:經過了竹崎鄉公所,左側寫著「環保在心,惜福在手」,可是我覺得應該是「環保在手,惜福在心」。
圖:竹崎車站,接著到竹崎車站朝聖,竹崎車站建於1906年,是阿里山鐵路平地線與山地線的分界,以前火車開到此站後,必須更換火車頭才能順利爬上山。
圖:竹崎車站仍保留日治時代的檜木建築,因為傳統外觀或歷史文化的價值,成為許多鐵道迷一定要來朝聖的車站。
圖:加上木造的月台,竹崎車站不愧被視為阿里山鐵道最特殊的車站。
圖:竹崎親水公園,竹崎親水公園在竹崎車站的對面,此時剛好有一群學生團在裡面停留。
圖:親水公園一定有戲水區,戲水池裡的水要智商很高的人才看的到。
圖:農特產展售區依季節有不同的展售主題,本日主題是飢餓三十。
圖:竹崎親水公園佔地4公頃,真的要逛一圈會相當吃力,因此我只走了其中一部份。
圖:小巧典雅的梅荷園開滿了荷花。
圖:公園內有草根工作者詹益樺先生的銅像。
圖:以竹子編排成頂的走廊。
圖:竹崎親水公園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座吊橋,其中一座是弘景橋。
圖:弘景橋的塔高19公尺,塔上三樓設計成觀景台,可以覽遍親水公園。
圖:弘景橋的長度達206公尺,為全台最長的雙支柱吊橋。在那群學生全部離開吊橋後,我才走上去,學生通常會頑皮的跳來跳去。
圖:吊橋下為牛稠溪,在前方為另一座吊橋「千禧吊橋」,兩橋相互輝映著。
圖:公園內有少見的消防車展示館,一般公園通常只會陳列火車頭、戰車或古砲。
圖:好像沒管制遊客攀爬上車,因此駕駛座的部份有點混亂,車身的部份則大致安好。
圖:「千禧祥龍佑我平安」,我怎麼看都覺得這是1隻海馬和3隻蝸牛。
圖:千禧吊橋的長度只有125公尺,建於1999年6月,為了紀念千禧年而命名千禧吊橋。
圖:ㄟ卡嘿係瞎?
圖:中午時分,沒什麼遊客,所有的攤販都無精打采,昏的昏,攤的攤。
圖:今天終於知道了,101大樓的外觀源自於竹崎。

圖:最後走到阿里山老火車的陳列處。
圖:我還沒搭過阿里山火車呢!不知道要等何年何月才有這個機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