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的過年假期,除了吃團圓飯、吃零食、面對無聊的電視節目發呆、大樂透摃龜外,並未安排什麼活動,連續在家裡過了3天,到了第4天,或許大家都按捺不住了,下午只是簡單的一句「到美濃看花海」,全家便趨車出發。
圖:美濃花海,去年過年我們也去了美濃,在細雨中遇到塞車。今年或許受到媒體報導花開情形不佳,及義大世界的吸人功力,原本擔心的車潮並未出現。
圖:下午3點以後抵達主題花海區,今年花開的確不若去年茂盛,但路邊依然停滿了車輛。
圖:不少人已走進花海中賞花,看到一組組的家庭走進花花地毯毯中,每個都是幸福的畫面。
圖:我們也走進花海中賞花,新的一年看到繽紛的色彩,希望今年一整年,我們的生活也能如同花海般的繽紛。
圖:過去幾年的波斯菊以單一顏色的花朵為主,有豔紅、粉紅、菊、白等顏色。
圖:也會看到穿梭花陣中的蜜蜂。
圖:今年多了擁有兩種顏色的波斯菊。

圖:好多外粉內白的波斯菊。
圖:明年會不會進一步出現3種顏色的花朵呢?
圖:白色波斯菊區則稀稀疏疏,還不願意綻放。
圖:立著「美濃花海」的意象區,花開也不算燦爛。
圖:今天的天氣真好,好多人在美濃花海中賞花。
圖:新春前後,同時也是美濃小番茄盛產的季節,一路上看到不少的番茄園或販賣「澄蜜香番茄」的小攤。
圖:鍾理和紀念館,今天的美濃行是臨時起義,接著的行程,我隨便選了「鍾理和紀念館」。一路上只看到「黃蝶翠谷」及「朝元寺」的指標,害我一度擔心這個紀念館已經封館,還好,擔心只是多慮。
圖:鍾理和紀念館以美濃鄉土作家鍾理和(1915-1960)故居闢成,為一不收費的紀念館。
圖:1983年鍾理和紀念館落成,由另兩位知名台灣文學作楊逵、鍾肇政揭幕的銅像。
圖:館內收藏了不少鍾理和的遺物,是一座整理的非常好的紀念館。
圖:鍾理和最後使用的眼鏡。
圖:鍾理和的刮鬍刀。
圖:珍藏的手稿。
圖:少年時期的照片。
圖:鍾理和的生平簡介,其一生後來被拍攝成電影「原鄉人」。
圖:電影劇情與真實情形出入的地方,在於鍾理和於1938年赴中國大陸,後因對於中國政府的失望,而於1946年搭難民船返台,並非如電影所演,在中國原鄉留下多好的記憶。
圖:鍾理和的大部分作品,都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間完成,而這些作品又恰似他的生命之流,潺潺流出,其過世後,作品被整理彙編成「鍾理和全集」八冊。
圖:包括鍾理和出版的第1本小說集「夾竹桃」、描述與其妻鍾台妹不被祝福之同姓之戀的「笠山農場」等作品。
圖:隨著本土作家被重視,鍾理和的作品後來被納入學校的國文課程。
圖:由秦漢、林鳳嬌主演的「原鄉人」錄影帶。
圖:鍾理和紀念館的紀念T恤。
圖:客家風情的馬克杯。
圖:2樓介紹了台灣文學的演進。
圖:2樓的陽台。
圖:戶外區也整理的不錯。
圖:長達1.2公里的「台灣文學步道」,鐫刻著台灣前輩作家的雋永文句及生平。
圖:前方的朝元禪寺,是高屏客家庄最大的佛寺。
圖:每到一個地方,參觀一個當地名人的紀念館,不僅是對個人的瞻仰,也是對地方歷史的參讀,在台北三峽看到李梅樹、在新竹市看到李澤藩、在台南下營看到顏水龍,而在高雄美濃,我看到了鍾理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