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4-021-陳莉蓮.jpg

上圖:⑬陳莉蓮應多練習在跳投時往後跳。(鍾應仁攝)

見識世界冠軍隊的打法 她們掌握了節奏
                              文/吳正嚴   圖/鍾應仁
終於我們擁有了第一流的籃球觀眾,這是本屆瓊斯盃女籃結束後,筆者的第一個感想是,我們觀眾終於把看球提昇到「欣賞」的境界,以往「錢飛杯舞飯滿天」的盛況,已不復得見。為中華隊加油是對的,但是對於別隊優異的表現,我們也應該饗以掌聲,正是所謂「持其志,勿暴其氣」,這才達到了瓊斯盃以球會友的真正目的。
籃協以八年的時間,没有培養出世界一級的球員,卻培養出了世界一級的觀眾,這也是值得恭喜的。同時對於籃協諸君子從善如流,將本次大賽的商業氣息,減到最低限度筆者致以十二萬分的敬意,還是所謂「愛財而取之有道──君子也」。
本屆女籃賽前五名次為─美國、巴西、義大利、德國、中華。筆者評論如下:
①美國:在奥運會前的一個月,我們有幸提早見識到什麼樣的球隊,稱得上世界冠軍隊──十二個球員,没有主副將之分,矮將或靠腰力或靠腕力,也能籃下取分,長人能彎腰運球也能外線長射,而且默契奇佳,全隊只有人的失誤,而没有戰術的失誤(套一句比較深奥的話,他們掌握了節奏)。
瓊斯盃八年,筆者最大的感觸就是美國隊由不入流,打到世界第一,而中華隊仍然徘徊在亞洲一流半的境界。當然美國是世界的籃球王國,她發展女籃的主客觀條件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比擬的,而筆者在此大聲疾呼,我們真正要學習美國籃球的,是在於他們的「制度」。

圖:亨妮(Lea Henry),廿三歲,一六三公分,是美國隊後衛,曾於六十九年、七十一年參加瓊斯杯,圖為她和二公尺0三的美國第一長人杜諾凡合影。

1984-014-美國隊亨妮、杜諾凡.jpg
 

美國隊教練海德女士的丰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是瓊斯盃的老友,相信不少朋友和筆者一樣,記得海德小姐打瓊斯盃時的「菜鳥」相,和如今她穩如泰山的統御,不可同日而語。筆者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人才濟濟的美國籃壇容許一個球員在五六年的時間內,成為國家教練?除了教練本身的才華被肯定外,筆者相信美國籃壇領導階層以提攜新進為目的的「濶大的胸襟」,也是敝國籃委會所要學習的。

圖:美國隊教練海德女士。

1984-028-美國教練海德.jpg
 

美國隊此次比賽關關容易關關過,攻擊之外,所展示的壓迫式防守更叫人嘆為觀止,其實以他們的表現,每一個隊員都可得到明星球員的頭銜,筆者以吹毛求疪的態度,選出「好中之好」:
⑤亨妮,兩年前瓊斯盃的明星球員,行進之間單手傳球的絕活仍在,外線更具威力。⑥華德(註:伍華德),⑧波士偉,⑨密勒,都是標準的黑人球員,能鋒能衛,彈性特佳,有外線有籃下,而且耐磨耐撞。⑬寇麗,女籃中罕見的大前鋒球員,長射功夫了得。

圖:美國隊⑥華德能鋒能衛。(鍾應仁攝)

1984-015-美國隊伍華德.jpg

圖:蜜勒彈性極佳。

1984-016-蜜勒.jpg

圖:寇麗的攻擊面甚廣。

1984-017-美國隊寇麗.jpg


巴西隊是最有觀眾緣的隊伍,但是魅力的焦點,都集中在④豪登西亞身上,她的厲害已經不必多作介紹,如果不細看她娟秀的五官,真會有人以為她是男人化粧成的,這種「前不見古人」型的球員,是苦練不出來的。筆者對她只有一個感想,就是在於她的薪水高達美金六仟元,合臺幣二十四萬元,對我國球員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字,但是不要忘了,巴西是個經濟現狀遠不如我國的國家。現代運動員「求名」與「得利」二者的相輔相成,這已經是合理的現象,惟有我國還停留在「同工同酬」的低薪制度下,試想如何去要求球員進步?
但是正由於豪登西亞太出色,使得巴西的攻勢過於集中,球員們應變能力不夠,所以巴西打不進奥運會,這正是標準的「獨木難撐大廈」。
義大利隊是一支非常實在的隊伍,⑥美國傭兵麗娜兒也是偶像級的人物,爆發力強,傳球乾淨俐落,只可惜外線不佳,同時穏定性不夠,筆者相信這也正是她不能入選美國國手的主因。其他如⑤露佳娜⑫畢安可都是悍將。

圖:麗娜兒傳球乾淨俐落。

1984-018-麗娜兒.jpg
 

西德隊如果不是開賽前傷了一名控球大將④亞斯查羅斯,她的名次可能躍升到第二、三名,西德隊的長人陣非常管用,三名大中鋒,有籃下有外線,令人想起國內全盛時期的男子臺銀隊。⑩布朗奇,身高一百九十一公分,前兩屆代表荷蘭,此名大妞最大的特色,就是碰到中華隊就演出超水準,連續三年,中華隊都敗在此妞手中。⑬瓦于門特身高一百八十九公分,有外線不稀奇,還能四平八穩的運球過人上籃,只可惜體力不濟。
最後談到中華隊,憑心而論,今年中華隊實力比前兩年都差,少了馬莉娜和去年的邱素琴,射手羣身高不夠,以致碰到高大的隊伍,不是不敢出手就是出手太快使命中率大减。後衛少了徐雪珠,使控球的陳景鳳少了替換之人。拿到第五名差強人意,以個人表現來看:④陳黃鶯、⑤張麗卿,上場太少,不見發揮。⑥簡鈺柱,内向型中鋒,碰到潑辣的老外,不知所云,帶球走的老毛病令人柔腸寸斷。⑦陳景鳳、控球不如往年花俏但較實在,惟得分率太低,枉稱自由杯女籃第一射手。⑧覃素莉,進步很大、已有大前鋒的氣勢。⑨許翠齡,打球鍥而不捨,是苦工型的球員。⑩譚慧玲,三年不見進步,帶球擋人的技術,叫人不得不服,⑪黄淑霞,神射依然驃悍,可是體力依然不濟,⑫黃玉蘭,老將再次出馬果然不凡,是國内女籃全能球員的代表人物。⑬陳莉蓮,身高不夠,所以跳投不要往前跳,要訓練自己向後跳,打球仍是硬起硬上,長距離控球,驚險萬狀,⑭陳麗琴⑮葉素娟表現平平。

圖:覃素莉進步很大。

1984-019-覃素莉.jpg

圖:中華隊⑪黄淑霞神射功夫了得,可惜體力不佳。(鍾應仁攝)

1984-020-黃淑霞.jpg

圖:陳麗琴在本屆比賽表現平平。

1984-022-陳麗琴.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百 的頭像
    大新百

    大新百的無聊部落格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