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在家裡閒了一整天,今天不想繼續悶下去,但也不想花太多錢,不知道要去那裡?反正提了袋子先出門再說。莫名奇妙的搭捷運在台北車站下車,經過二二八公園對面的土地銀行舊總行時,想起這棟曾經封閉多年的大樓,經過土銀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作修復,已改闢成土銀展示館,今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門票只要20元,還考慮什麼呢?立刻把20元掏出來! 

 

圖:下午1點經過土地銀行舊總行,這棟大樓的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落成於昭和8年(1933),為三層樓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國民政府接收後,於1946年改組為土地銀行。


 

圖:大樓曾經封閉許久,以前經過的次數有數十次吧!印象限於整排的寬大柱列與高聳的亭子腳,但這已足以感受到建築物的厚實。


 

圖:建築裝飾一如日治時期的諸多建築,充滿了精緻的線條、圖騰與雕飾。


 

圖:買了門票後,依路線參觀,博物館區分為3大展館,首先是「土銀行史常設展」,入口處擺設了勸業銀行時期的銀行櫃檯。


 

圖:展示館外頭除了紀念章外,還提供了空白的「文化知慧儲存存摺」,供遊客利用專用補摺機補登做為紀念。


 

圖:土銀行史常設展位於銀行金庫,那是從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金庫,光是開個銅製金庫門,就得費上九牛二虎之力。


 

圖:昭和5年的地圖謄本。


 

圖:在當時雖然只是平常的公文書信,但上頭書寫的地址,卻紀錄了台北街名的演變。


 

圖:懷念的古早味鑰匙。


 

圖:隨著一件件文物的展示,讓人多多少少了解台灣從傳統當舖與錢莊的經濟融通方式,轉為西式的銀行系統的過程。


 

圖:哇~金塊!


 

圖:哇~銀兩!


 

圖:哇~民國46年的捌仟伍佰元支票。


 

圖:哇~日治時期的戰時報國債券。


 

圖:哇~阿公阿嫲的私房錢。


 

圖:哇~找到了!我小時候掉的錢出現在這裡,快還我。


 

圖:以前台東初鹿農場由土地銀行經營,在土地銀行訂的到初鹿鮮乳。


 

圖:後來的印章,讓我看看有那些?噁!稽核室,讓人唾棄的單位。

 

 

圖:遊客的留言板。


 

圖:第二展館為「大廳古生物特展」,老銀行的大跨距無柱挑高營業大廳,尺度之大為當時首見,這麼寬廣的空間改闢為古生物展場再適合不過了,光看到這些數量驚人的古生物化石,門票才20元,真是物超所值。


 

圖:古生物展區涵蓋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一個展場,看盡了地球生物的生命光譜。像諸羅紀時期的菊石,最完美的體態被保存了下來。


 

圖:所有的化石都有護欄圍著,但離走道很近。


 

圖:因此每個化石都能清清楚楚的看遍每一寸細節。


 

圖:而且館內不禁止拍照,只禁用閃光燈,當然也不能碰觸,亂摸弄壞的人,準備關個500年然後在牢裡變成化石。


 

圖:台灣的地震很多,不知道地震突然發生時,這些吊在空中的化石會不會怎樣?


 

圖:比較小型的化石關在玻璃窗裡,西摩螈生於古生代,被認為是原始爬行類。


 

圖:海底生物的化石。


 

圖:軛根鯨的頭骨,牙齒很特別,前後不同。


 

圖:三犄龍的嘴像大鳥的嘴,的確有些科學家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後代。


 

圖:古生代的巨大蜻蜓,現在如果還有這麼大隻的蜻蜓,準會把一堆人嚇到半死。


 

圖:羊齒蕨的化石,蕨類好像變化不大。


 

圖:中生代竊蛋龍的蛋化石,已經敷化,這群小生命可能剛好出生觀賞慧星撞地球的慘狀。


 

圖:中生代蜥形類的小圓蛋蛋巢。


 

圖:新生代的牛化石。


 

圖:更新世的古菱齒象化石,在澎湖海溝發現的。


 

圖:相當完整的象化石。


 

圖:可愛的鯨豚。


 

圖:另有數十種台灣原生動物的標本,有的已經絕種了。


 

圖:販賣部以化石、動物、自然科學有關的紀念品為主。


 

圖:第3個展場為「古蹟修復常設展」,陳列古蹟修護過程中的建築物件與場景。


 

圖:立體石膏銅皮雕飾板之鳳凰,看起來仍相當完整。


 

圖:大廳天花板的泥塑修護為展示的重點。


 

圖:雕飾結合西方藝術與東方圖騰。


 

圖:清楚的看到舊圖塑內有麻絨,這不是偷工減料或施工品質不佳,麻絨主要在補強抓附力。


 

圖:舊的螺絲釘現在都變成寶。


 

圖:2樓附設了公平貿易咖啡廳,今天沒吃午餐,坐下來吃個下午茶、喝杯咖啡再走。


 

圖:天氣陰涼,這種氣溫坐外面最舒服了。


 

圖:套餐都取了很酷的餐名,點了一份「焗烤三疊紀」,附有沙拉和餐包,焗烤麵是一整片麵皮布,下頭是番茄肉醬,不錯吃。


 

圖:飲料升級為三角龍卡布咖啡,整份餐的價格為168+40元。真是的,都說好今天不要花太多錢的,結果還這麼享受………。人生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