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門的第三天,依舊起的早,今天民宿供應的早餐和昨天一樣,廣東粥、油條或燒餅、coffee or tea,雖然一樣,但這種稠密的粥品,在今晚回到台灣後,就吃不到了。

今天晚上預定搭乘6:50的飛機回台灣,為了不浪費時間,早上大家早早出發,昨天繞了金門本島的西半部,今天的行程將在東半部。

 

圖:瓊林聚落,從環島北路進入金湖鎮,沒多久就抵達瓊林聚落,瓊林聚落位居大武山西麓,以蔡氏家族為主,堪稱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宗族聚落,除了大規模的家厝外,宗祠、家廟、牌坊的數量亦不在少數。


 

 

圖:金門除了瓊林、水頭、珠山、山后等知名聚落外,隨處一個村里都可能有林立著各式傳統閩式建築群,在這麼多聚落中,如果另有與眾不同的主題,更能吸引遊客,瓊林聚落過去為民防自衛村,民防遺跡就成了瓊林聚落的另一項特點。


 

 

圖:我們捨棄了參觀傳統聚落建築的一面,直接進入瓊林民防館。


 

 

圖:民防館裡有許多屬於瓊林歷史的文物,如:早期的交換機,將下方的線路拉起,插入上方的插孔,電話即能接通。


 

圖:各種民防自衛隊的制服、帽子、隊旗。

 
 

 

圖:展示的場景是1960年代,深夜由鄰長帶著副村長、警察人員進入民家查戶口,也會到民眾睡覺的房間逐個清點人數。


 

 

圖:瓊林戰鬥坑道建於1967年,貫穿了全村,為戰時的自衛保命坑道。在金門的這三天,我們到過的每個地方都不收門票,不知道是不是瓊林地下坑道尚在整修門面的因素,進入得付10元的參觀費,這裡成了我們在金門唯一需要收費的地方。


 

 

圖: 瓊林戰鬥坑道全長約1300公尺,目前開放的區段僅有一部份,從昔日作為指揮中心的村辦公室進入坑道。


 

 

圖:瓊林中隊的指揮中心在裡面,感覺起來好像一個祕密基地。


 

 

圖:牆上仍掛著精神標語及統計表,彷彿時間停格在從前的峰火年代。


 

 

圖:早期偶像明星紅孩兒與民防隊的合影,有馬國賢、張洛君…,「早期」偶像?


 

 

圖:坑道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行,雖然幽暗中帶點神秘,但走起來還滿有趣。


 

 

圖:地下坑道共有12個出入口,唯一開放的出口在環島北路,出口處有個哨衛。


 

 

圖:從槍口看馬路,這麼低的角度,夏天時穿裙子的妹妹如果騎機車會腳踏車經過這個路段,得小心一點。


 

 

圖:走出坑道,這裡剛好有座瓊林風獅爺,成為我們在金門拜訪的第一個風獅爺。


 

 

圖:風獅爺後側的風水池,池邊是小石獅,不是風獅爺。


 

 

圖:由於不是從坑道返回,我們必須改走地面,還好手上有瓊林聚落的地圖,知道怎麼抄近路,否則可能要繞上一大圈,才能回到我們的停車處。


 

 

圖:走回停車處,我們最後參觀了怡榖堂,怡榖堂創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為蔡氏家族育學之所。


 

 

圖:紅瓦屋頂總是藏著傳統建築的典雅美學。


 

 

圖: 陳景蘭洋樓,我們接著從瓊徑路南下,10:33抵達了陳景蘭洋樓。


 

 

圖:陳景蘭洋樓為新加坡僑商陳景蘭的宅邸,1921年興建,外觀宏偉有如政府機關的辦公場所,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洋樓。


 

 

圖:這棟洋樓除了外觀氣派,細部匠工亦很精彩,甚至於有少見的星形圖,不過是六角星,不是五角星。


 

 

圖:洋樓完全開放,房間數量甚多,每個房間有不同的展示,包含整修前的欄杆、窗框等文物。


 

 

圖:陳景蘭洋樓曾作為陳坑國小使用,1949年以後,歷經國軍防砲部隊駐紮、陸軍五十三醫院、金門中學、官兵休假中心,因此裡面也有休假中心的重建,牆上貼著四菓冰只要5元。


 

 

圖:野戰醫院的展示,床、桌、椅、電風扇,都很有那個年代的味道。


 

 

圖:陳景蘭先生的簡介及書房重建。


 

 

圖:牆上則有金門漁民的傳統捕魚器具。


 

 

圖:視廳室藉著影片介紹陳景蘭先生的生平。


 

 

圖:穿梭在洋樓的各個空間,深深感受到好野人富貴的一面。


 

 

圖:金門日報報史館,金門日報報史館位於陳景蘭洋樓旁邊,係利用舊倉庫改闢,但從門外看進去,裡面空空盪盪。


 

 

圖:金湯公園,陳景蘭洋樓的前方,是國軍興建的金湯公園,可以眺望金門南海灣,但是今天海風仍大,我們就不往下走了。


 

 

圖:金湯公園立著自由女神像,比起美國的自由女神,我們的多了一對翅膀,手上高舉像烤肉刷的火把。


 

 

圖:在陳景蘭洋樓旁邊找到第二個風獅爺,手上拿的東西好像~~紅龜粿。


 

 

圖:風獅爺望海中。


 

 

圖:迎賓館,我們的下一站是迎賓館,迎賓館原是一個含有地下化工程軍事用途多功能建築,在兩岸軍事緊張時期,作為接待外賓及探訪的軍眷所使用,曾有「地下希爾頓飯店」的美名。


 

 

圖:館前置有蔣經國先生的銅像,「迎賓樓」的名稱,正是由蔣經國先生所命名。


 

 

圖:館外有女青年工作大隊過去在部隊進行政教宣導的塑像,相信這種場景是許多人從前當兵的回憶。


 

 

圖:軍方將迎賓館移交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局後,經一番整理,於去年重新開放,成為金門新興的觀光景點。


 

 

圖:當年住宿的地方,現役軍人尉級房一人是150元,比較高級的上將房則是1000元。


 

圖:迎賓館內保留了兩個房間,一間為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住過的房間。
 

 

 


圖:另一間則是鄧麗君於金門勞軍所住宿過的房間,鄧麗君的風采至今依舊讓人難忘。

 

 

 

圖:二樓展示了鄧麗君前來金門勞軍的盛況,鄧麗君是永遠的軍中情人,我曾聽一位主辦某次勞軍義演的軍官承辦人說過,鄧麗君前來勞軍是真的自費,完全不收酬勞,不像某些香港天王,號稱演出酬勞掛「零」,實際上卻要以其他名目付他上百萬。


 

 

圖:八二三戰史館,現在的天氣不適合前往海邊,所以我們捨棄了復國墩的行程,11:55抵達「八二三戰史館」,戰史館建於1989年,為一棟仿古的翠瓦朱樑建築。


 

 

圖:八二三戰史館位於太湖附近,旁邊的區域稱為「榕園」,有些榕樹甚至種植於清同治4年(1865)。


 

 

圖:八二三戰史館外的武器展示。


 

 

圖:F-86F軍刀機,性能優越,八二三砲戰時,擊落共匪米格機32架。


 

 

圖:館內關於八二三砲戰的歷史簡介。


 

 

圖:八二三砲戰時,小金門東林村的模型,幾乎整村被摧毀。


 

 

圖:砲戰期間,金門老百姓躲在土坑洞裡,砲火稍歇時,才得冒險採拾蕃薯炊煮裹腹。


 

 

圖:共匪炸過來的砲彈,後來變成金門菜刀的材料。


 

圖:兩岸空飄宣傳物比一比,台灣有美美的鄧麗君,難怪以前吸引那麼多反共義士飛來台灣領黃金。

 

 

 

圖:通常宣傳物想吸引人,都要挑選俊男美女當麻豆,讓我看看中共的宣傳物,我的媽呀!男的怪,女的醜,難怪以前台灣人要以三民主義解救陷入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


 

圖:以前金門流通的紙鈔,在新台幣上印有「金門」字樣。


 

 

圖:館內還有簡單的射擊電子遊戲,成為小朋友的最愛。


 

 

圖:俞大維先生紀念館,八二三戰史館的對面,還有一棟「俞大維先生紀念館」。


 

 

圖:俞大維先生於八二三砲戰時擔任國防部長,期間不畏砲火猛烈,多次到金門巡視防務,其腦部甚至曾因砲擊而受傷。


 

 

圖:館內陳列俞大維先生生平的衣服、書籍、舊照、瓷瓶等,從擺設的物品,可以體會出俞大維先生平凡而堅毅的性格。


 

 

圖:我比較好奇的是,形象英勇的俞大維將軍,以前的房間裡面真的一隻貓熊玩偶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