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暖陽露出臉來,正是適合外出的天氣。騎車進入新社,新社正在舉辦花海節,中興嶺一帶已經聚集了大量的遊客。還好我今天的行進方向不經過花海會場,而是往白冷圳的那條路。過了白冷圳,我將進入東勢。 

 

圖:福興橋,原本想從走龍安橋進入東勢,那知錯過了轉彎的路,竟一路騎到福興社區。轉往台21線,穿過福興橋,橋旁有座吊橋,而橋的另一頭,正是東勢天冷。


 

圖:軟埤坑休閒區,從台8線迴轉,多繞了一大段路,還好這個路段有個加油站。9:08,總算抵達軟埤坑。


 

圖:玉清宮(天公廟),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是座純樸的客家山城。將機車停在玉清宮的停車場的時候,已經聽到當地的居民正用客家話交談。


 

圖:玉清宮又稱天公廟,是少數拜素食的廟。


 

圖:左上鳳凰,右下金龍,廟宇的妝飾有一定的規則。在玉清宮旁,另設置了假日果市,其中有間咖啡店,賣有當地生產的咖啡。


 

圖:天梯取經步道,天梯取經步道的起點在玉清宮後側,停車場上有步道的指引牌。


 

 

圖:依照指引方向前進,路旁有顆石來運轉石,為千萬年留下來的貝殼化石。在軟埤坑的溪裡,常能看到化石。


 

 

圖:天梯取經步道全長2.6公里,整條路線呈「C」字形,前半段以木棧步道為主。


 

 

圖:步道旁的螢火蟲保育區。


 

 

圖:穿梭在山林,一踏去,就愛上這條安靜又自然的步道。沒有音響、喇叭、卡拉OK,有的只是頭頂上的鳥語。3、4種不同的鳥類,左右對談,串成大自然的輕音樂。


 

 

圖:鞠躬迎客的竹子。


 

 

圖:淡淡果香的果園。


 

 

圖:並非全程木棧道,但導引的清晰指數100。依照指標慢慢前進,不會有「找不路」的問題。


 

 

圖:山坡下的柿子園。


 

 

圖:天梯取經步道有朝天取經的意味,雖然一路往上,但沒有想像中的難爬。


 

 

圖:停在地上的枯葉蝶。


 

 

圖:更大片的柿子園,部份柿子已用袋子套住。


 

 

圖:穿過筆直的竹林,大自然永遠是迷人的風景。


 

 

圖:結束了木棧步道,也等於走到了相對高點。接下來,依指標往阿布拉觀光果園的方向前進。


 

 

圖:前面山頭的人家。


 

 

圖:想必從那戶人家的窗戶往外望,能看到最美麗的景觀。


 

 

圖:山下的大甲溪與大茅埔社區。


 

 

圖:接下來的步道開始迴轉向下,在高點,能觀賞軟埤坑的村落。


 

 

圖:風光明媚的山谷風光。


 

 

圖:像遊樂場小火車的閃電形山路。


 

 

圖:往右望,能看到大甲溪上的馬鞍電廠。


 

 

圖:今天的新社花海節有神龍小組的跳傘表演,此時恰好有幾台直昇機飛往新社。


 

 

圖:聽說還有灑水之類的表演。


 

 

圖:現在,終於進入了阿布拉觀光菓園。


 

 

圖:水泥地上有腳印的記號,接下來就跟著腳印走。


 

 

圖:果園裡的柑橘園。


 

 

圖:這個季節,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阿布拉果園種植了一大片的柿子園,黃澄澄的結果掛滿樹上,柿果漂亮,柿樹漂亮,整片柿園更是漂亮。


 

 

圖:這裡種植的柿子為筆柿。筆柿原為日本特有種,引進台灣後,因果實形狀猶如毛筆筆頭,故稱筆柿。


 

 

圖:穿過柿園,不能任意亂摘,這些都是柿農的心血。但想採果的遊客,可以洽詢果園人員。


 

 

圖:也可以向果園購買現摘的筆柿,購買前不用先經過筆試通過,只要掏出25元,就能買到一盒。


 

 

圖:也有果園自製的筆柿餅,自然風乾製成,無防腐劑,冷藏只能保存7-10天,冷凍則可保存1年。狠下心來,買了一盒,一盒13入350元。


 

 

圖:結滿百香果的棚架。

 

 

 

圖:咖啡樹也結滿咖啡豆。


 

 

圖:應該是高接梨的花。


 

 

圖:穿過了阿布拉果園之後,步道蜿蜒而下。


 

 

圖:最後的一小段路,在跨過軟埤坑溪上的拱橋後,即將結束。


 

 

圖:10:46,抵達天梯取經步道的終點「老茄苳耕讀園」。請裡設有涼亭、停車場,供做里民、遊客休憩之用。今天抵達這裡時,甚至有一群人在烤肉野炊。

 

 

 

 

圖:名為老茄苳耕讀園,表示這裡有一株老茄苳。客家先民移居至此,以老茄苳樹為心靈寄託的對象,樹下並蓋了伯公廟,也就是土地公廟。


 

 

圖:客家伯公廟常以簡單的石板砌成,廟內不一定有神像。


 

 

圖:耕讀園旁邊的辣椒園。


 

 

圖:從馬路(慶福街)走回玉清宮停車場。


 

 

圖:雖然是馬路,但路的兩旁多半是果園,緩緩走著,仍感愜意。差不多17分鐘的時間,就能走到玉清宮。


 

 

圖:糯米橋,在軟埤坑裡,尚有其他的景點,最後我前往的地方是糯米橋。糯米橋位於成龍一號橋旁邊,橋面已舖上地磚,已失原貌。


 

 

圖:早年沒有混凝土,於是在土石裡加入糯米,以增加黏性。從側面看,或仍能看到類似糯米粒的顆粒。


 

 

圖:東勢林業文化園區,離開軟埤坑,從台8線(東關路)北上。尚未進入市區前,會先經過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在園區的停車場上,有棵跳扭扭舞的樹木。


 

 

圖: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的前身是大雪山林業公司,目前園區正在舉辦「建國百年國際木雕活動」,入口處擺放的作品為「傳續」。


 

 

圖:1996年因賀伯颱風襲倒的紅豆杉,長9.5公尺,為台灣發現最大之紅豆杉風倒木。


 

 

圖:5.8公頃的貯木池,現改造成水生生態池。


 

圖:作品「憩」,擁抱大自然是人生一大享受。


 

 

圖:台灣、韓國藝術家的作品。


 

 

圖:墨西哥藝術家的作品「森林與太陽之舞」,正、反兩面做出不同的呈現。


 

 

圖:台灣、日本藝術家的作品。


 

 

圖:雖然藝術這種東西難以評價,但這件作品…


 

 

圖:還有這個作品…


 

 

圖:在展館部份,包含木雕藝術競賽成果展、木作及雕刻培訓班成果展及去年木雕作品展。


 

 

圖:在室內展示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個。


 

 

圖:但是,看來看去,不知道這個展覽和建國百年有什麼關係?


 

 

圖:永安宮(鯉魚伯公),進入市區後,首先前往文化街的永安宮。


 

 

圖:永安宮開創於清道光年間。早年傳說此地鯉魚穴因受破壞,使得大甲溪連年氾濫,村民因此興建石堤,外觀有如鯉魚,從此大甲溪不再成災,成為東勢發展史的一段傳奇。


 

 

圖:石堤長達160公尺,於魚頭的地方安置伯公座,櫛比鱗次的石塊,則有如鯉魚的魚麟。


 

 

圖:從高處往下看鯉魚石堤。


 

 

圖:宮裡另祀一顆明珠大石,稱為「石母神」,善信兒女降生,常求石母神串護平安。


 

 

圖:永安宮旁的鯉魚公園。


 

 

圖:巧聖仙師廟,文化街上,另有一座巧聖仙師廟,建於清乾隆40年(1775年),供奉木工始祖巧聖仙師魯班,在台灣較為罕見。


 

圖:市區,在東勢的街區,有宗教文化街、形象商圈、美食街等,假日的時候,吸引了三五成群的遊客。


 

 

圖:仇媽媽山東餃子館,東勢的餃子很有名,下午1:30,最有名的那家店生意太好,依然排了一堆人。我在美食街來回逛了三次,最後選定生意次好的仇媽媽山東餃子館。


 

 

圖:我發現每桌點的小菜都有豆干。所以我也點了一份豆干,20元。豆干切成細絲,吃起來還頗香、頗獨特。另外點了小碗酸辣湯,30元,配料超多,湯裡淋有白醋,非一般常用的烏醋,因此酸的適中而溫和。


 

 

圖:三鮮水餃1份10個45元。水餃顆顆飽滿,內饀為混入蝦漿的豬肉,還滿不錯吃。


 

 

圖: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用過午餐後,前往附近的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客家文化園區由東勢舊火車站整修而成,園區整體以客家圍屋形式呈現。


 

 

圖:門口石獅,讓我想起這幾年栽植成功的方正西瓜。


 

 

圖:入口販賣部販賣各式客家特色商品。


 

 

圖:舊車站的候車室改闢成客家文物展覽館,展示在地人所收藏的客家傳統物品,並以廳堂、書房、臥房的空間方式陳列。

 

 

 

圖:客家人的生活空間中,唯臥房和廚房是女人為主的小世界,其中又以臥房的眠床最具象徵意義。


 

 

圖:園區廣場上的鐵道。


 

 

圖:鐵道不完全是裝飾品,真的有復刻版蒸汽小火車可以搭乘,體驗價好像是50元。


 

 

圖: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也是東豐自行車綠廊的終點。


 

 

圖:這條自行車道,是我認為全台最成功的一條自行車道,但這一頭的遊客,遠不如豐原、石岡那一段。


 

 

圖:埤頭社區,從台3線轉往石城路,本來想去石岡斷壩遺跡,結果入口在大甲溪另一頭的石岡,這一頭不通。


 

 

圖:最後,從石城路進入了埤頭社區。


 

 

圖:這個行程不在事先的規畫,還好社區活動中心前的廣場上,掛著埤頭社區的休閒導覽圖。


 

 

圖:地勢較高的孔湧亭。


 

 

圖:921大地震後,經輔導設立的橘園堡酒莊,不知道還有沒有營業?


 

 

圖:在埤頭社區隨便晃一晃,可惜路上有幾隻家犬虎視眈眈的盯著我,怕被吠,結果在社區裡沒停留太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新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